2021年4月21日上午,张雪梅律师参加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赴顺义区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犯罪条例立项论证调研活动,调研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运行情况。部分市人大社会委委员、社会委工作机构、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市民政局、团市委、顺义区相关同志及有关专家一同参加调研活动。与会人员围绕部门职能转化定位、协调联动机制、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社会保护职责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2021年4月21日上午,张雪梅律师参加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赴顺义区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犯罪条例立项论证调研活动,调研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犯罪预防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运行情况。部分市人大社会委委员、社会委工作机构、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市民政局、团市委、顺义区相关同志及有关专家一同参加调研活动。与会人员围绕部门职能转化定位、协调联动机制、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社会保护职责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2021年4月15日上午,应团中央权益部邀请,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副主任于旭坤参加12355青少年服务台能力建设暨“守护健康 益动起来”公益项目培训班。上午的培训共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由佟丽华主任和于旭坤副主任授课。
在上半场,佟丽华主任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为题,结合他多年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立法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变化与亮点,提出了需要特别关注的几项工作制度,为更好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提供了建议。在下半场,于旭坤副主任围绕青少年权益常见 问题进行了分享,她首先帮助大家梳理了在刑事和民事领域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然后又从学校学习、劳动就业、家庭保护与监护以及网络保护与社会保护等角度,介绍了一些典型疑难案件,最后对如何更好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服务提出了一些想法。在此次培训中,来自全国20个项目城市的12355服务台负责人和专家志愿者,以及所在省(市)团委权益工作部门同志近100人参加培训班,与会学员与佟丽华主任、于旭坤副主任就一些个案进行了深入交流,各方反响良好。
“守护健康 益动起来”12355青少年健康守护行动由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华网联合实施,富力集团提供公益支持,旨在打造服务青少年的标准化公益产品,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去年11月启动以来,项目已经完成了包括20节标准课程的公益课程体系开发,依托各地12355专家库,招募了61名“健康守护员”,为至少1.8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互动式培训、体验式素质拓展、心理测评和咨询等服务。
2021年4月13日,张雪梅律师参加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调研活动。北京市人大社会委工作机构、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执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广电局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2021年4月11日,佟丽华、张雪梅参加北京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律师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听取、讨论、表决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会2020年工作报告》《北京市律师协会监事会2020年工作报告》等相关内容。同日,佟丽华、张雪梅参加市司法局、市律师行业党委召开的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史学习教育暨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
2021年4月10日上午,张雪梅律师参加北京市丰台区律协婚姻家庭法律研究会、朝阳区律协民事业务研究会、海淀区律协婚姻家庭法律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民法典》继承编疑难问题研讨会。下午参加北京市律协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民法典时代家事案件律师实务研讨会。
2021年4月8日,张雪梅律师应邀参加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由丰台区人民法院3名同志对身边涌现的先进榜样和先进集体进行宣讲介绍。丰台区委政法委领导、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丰台区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及丰台区人民法院全体在院党组成员、全体干警参加会议。
2021年4月7日,张雪梅律师作为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参加丰台区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培训班安排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的解读、丰台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情况和“民生实事民作主”试点工作情况的通报。
来源:澎湃新闻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一名8岁的小学生半小时内给某音和某手直播平台上的主播打赏共8万元,家长发现后向两平台申请退款,某音在申诉当日就退回所有3万多元,而在某手平台打赏的近5万元多次交涉无果。后经区司法局洞桥司法所援助,调解员陈杰收集系未成年人打赏的证据后,历经7次交涉才向某手要回打赏。
“半小时内打赏8万元,这是我们家一年的收入。”常年在外打工的张先生近日回家探望母亲和女儿时,发现母亲手机里有十几条消费提醒短信,张先生的母亲生活一向节俭,经查询,发现是8岁的女儿小雨(化名)所为。
原来,小雨常会用奶奶的手机上网课,手机中安装有两个短视频APP。小雨觉得好奇,便用奶奶的手机号注册了两个平台的账号。3月20日,小雨上完网课后打开软件看直播,“稀里糊涂”地点击屏幕上的礼物和充值按钮,给主播刷礼物。
张先生随后联系两个直播平台的客服,某音平台当天就退回所有的3万多元打赏,但某手平台却多次驳回了张先生的退款申请。张先生无奈向宁波海曙区司法局洞桥司法所的陈杰云调解工作室寻求帮助。
调解员陈杰4月7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工作室于3月25日接到张先生求助,称已向某手平台提供账号、打赏等相关信息,但某手平台始终以无法确认打赏人为未成年人的理由驳回张先生的退款申请。
工作室在研究之后,认为需要搜集充分证据证明打赏行为人系未成年人。3月25日当晚,工作室登录涉事账号,对发生打赏行为期间的3个多小时的直播视频进行反复研究,找出了其中两段共1分多钟的主播对话。
“第一段中,一名主播问小可爱(小雨的网名)来了没有,那个小学生,第二段中,另一名主播询问小可爱怎么这么厉害,从1级刷到了33级,一共花了多少钱,主播回答,4万多,5万不到,这说明两名主播是知道小可爱是小学生身份的。”陈杰告诉澎湃新闻,很多直播主播的粉丝也发私信来问小可爱多大,是不是小学生,不能这样进行打赏,工作室将这些证据都一一留存,并附上说明,提交给某手平台后台。
陈杰介绍,他们给某手平台提交的证据资料分为3部分,从不同维度证明打赏行为人为未成年人:第一,账号起名“小可爱小白兔”,符合未成年人起名习惯;第二,在向学校核实之后,账号登录及操作时间是在小雨上网课之后,符合该未成年人作息规律;第三,主播对话的视频资料及网友对“小可爱”未成年人身份私信的截图。
但在提交完这些资料及多次沟通后,某手平台仍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张先生的退款申请。
陈杰告诉澎湃新闻,在主播对话发现线索后查找直播中相应的打赏视频时,发现该打赏视频已被删除,在要求某手平台提供被删除视频时,平台拒绝了请求,并且不让工作室联系主播。此外,工作室要求平台提供一对一的沟通服务时,也被拒绝,每一次沟通都是不同的客服在对接,不断重复投诉事宜。
工作室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去年11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规定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确保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此外,平台应对用户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赏金额进行限制,平台应对“打赏”设置延时到账期,如主播出现违法行为,平台应将“打赏”返还用户。
陈杰告诉澎湃新闻,小雨的实名制认证只认证了40%,而在其打赏行为中,也并没有相关人脸识别等再次审核的措施。
补充证据后,工作室再次与某手平台进行了多番交涉,终于,在第七次电话沟通中,某手平台同意在10个工作日内退回消费款项48021元。经澎湃新闻核实,该笔款项已于4月6日全部退回。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操作的区分是比较明显的,从昵称到浏览点赞内容,后台应该很容易分别。”陈杰向澎湃新闻表示,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家长要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如孩子打赏的截屏、充值消费的账单、与案件相关的主播视频等。
对于类似未成年人打赏退款需多番申诉的情况,4月7日,澎湃新闻拨打了某手平台的未成年关怀咨询热线,工作人员称,他们对于未成年人在无监管情况下进行消费的案例,会百分百处理退款事宜,对于监护人提供的资料会进行仔细审核,一旦审核到未成年人的特征信息,会直接进行相应的退款。
澎湃新闻记者 陈雅儒 通讯员 孙泽杰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1/04-08/94501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