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档 工作快讯

通过肖利娜

张雪梅参加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专家座谈会

        2022年2月18日,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张雪梅应邀参加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召开的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专家座谈会。

通过肖利娜

如何更专业办理儿童受暴力侵害案件?150多家社会组织接受首期法律政策专题培训

2022年1月10日下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举办的《针对开展儿童保护相关工作的社会组织“办理儿童遭受暴力案件”法律政策首期专题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圆满落下帷幕。

本期培训为期1个月,主要面向在儿童保护领域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旨在提升社会组织对儿童暴力的认识,深入学习、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以在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儿童群体。

自《培训》通知发布以来,中心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众多同仁的报名信息。经筛选,共有153家单位的315人参与了本期线上培训。其中,社会工作背景类81家,法律背景类11家,基金会10家,高校背景类7家,心理背景类6家,其他类型19家。此外,还有民政、共青团、妇联等政府及群团组织13家,基层社区社会组织6家。

培训共分为五个主题,主要围绕与儿童相关的法律政策宏观背景、儿童可能会遭遇的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暴力及社会组织在开展儿童保护工作过程中如何依法治理等展开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整合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力量,由佟丽华主任领衔另外三位专家从法律政策规定、工作技巧、注意事项、风险防范等角度,为100多家社会组织、1000余人次开展了系列线上讲座,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组织对儿童暴力的认识,将使更多的儿童受益。

2021年12月10日下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理事长佟丽华开启了第一场讲座,他的培训主题是《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 关爱遭受暴力伤害的儿童》。佟丽华从整体宏观层面向大家解读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阐述关于儿童暴力的概念类型、危害后果,同时结合实务经验,指出了当前社会组织在开展儿童保护工作时应当注意的十大问题,并介绍了致诚公益团队可以为消除儿童暴力开展的相关工作以及提供的服务

2021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以《社会组织如何参与防治及办理儿童遭遇校园暴力案件》为题,围绕学生欺凌问题进行了培训。于旭坤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校园保护专章、《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和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法律法规的解读,结合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校园暴力案件,点明校园暴力所涉及的六个要素、常见的六种形式,以及社会组织在参与处理和防治校园暴力案件中的六个原则和六个建议

2021年12月27日,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雪梅为与会人员讲了第三个主题,即《社会组织如何参与防治及办理儿童遭遇家庭暴力案件》。张雪梅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专章、《反家庭暴力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进行了解读,阐明了家庭暴力的界定及表现形式。同时,她结合工作中处理的相关案件,指出常见的家庭暴力的认识误区、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特点,以及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对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以保障儿童免遭家庭暴力伤害。

2021年12月30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围绕《社会组织如何参与防治及办理儿童遭遇性暴力案件》开展了第四讲。于旭坤帮助大家梳理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阐明了儿童遭遇性暴力的常见形式及相关罪名。此外,她还结合近年社会上已发生的恶性案件,讲述了社会组织在参与防治及办理儿童遭遇性暴力案件时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介入时间、后续支持性服务的开展注意事项等。

2022年1月10日,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执行主任何国科为各社会组织开展了最后一讲,即《开展儿童保护相关工作的社会组织如何依法治理》。何国科在结合《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阐明了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规范运作和依法筹资等问题,同时指出社会组织自身在承办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法律常识和需注意的法律风险。

本期培训获得了参训人员的积极反馈,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培训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踊跃参与,并围绕着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如儿童目睹父母间发生肢体冲突,算不算是遭遇家暴?在紧急安置和临时庇护中社会工作者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父母离异的孩子,被判决抚养权归父亲后没有得到良好照顾,最终导致孩子因偷窃被扣留,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如果社会组织没有被认定为慈善组织,那么可以享受捐赠抵税政策吗?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讨论,让本次线上培训真正发挥了交流与互相促进的作用。此外,各社会组织还通过微信沟通等方式讨论了问题、加强了联系。

为期一个月的社会组织法律政策首期专题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儿童保护工作还将要持续开展。未来,我们希望继续搭建起各个社会组织交流、学习的桥梁,打破各专业学科之间的交流壁垒,让法律、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视角在这一平台上相互碰撞,共同为保护儿童合法权益而积极贡献专业力量!

通过肖利娜

“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正式启动


2021年9月  项目启动

        “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近日在布隆迪、肯尼亚、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印度、菲律宾八个国家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国际儿童法联盟共同发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12名儿童保护公益律师与中国和瑞士的项目顾问就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儿童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了各自在儿童保护领域的实践经验。


        在该项目的首次会议上,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保护公益律师以及儿童法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表示将长期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保护法律公益事业,携手逐步建立起一个遍布各大洲的儿童公益律师网络,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为儿童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佟丽华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儿童法联盟主席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儿童法联盟主席佟丽华阐述了“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的目标与使命,提出了儿童保护公益律师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挑战。他说,在发展中国家有相当多数量的儿童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如何培养更多的公益律师,让他们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开展立法和政策倡导、在更广的范围内使更多数量的儿童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是该项目开展的重要目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重视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培养长期致力于儿童保护事业的儿童法专家;要想成为儿童法方面的专家,不仅要办理案件,积累经验,也要开展实证研究,参与儿童保护的立法政策改革工作。其次,希望参与项目的儿童保护公益律师能够在各自国家开展儿童保护工作并进行经验分享。第三,建立儿童保护公益律师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平台,互相交流、激励和提供支持。第四,促进更多有法律背景的人士,比如律师和学生加入儿童保护事业,让儿童律师成为一个更受欢迎、更受尊重、更有成就感的职业。第五,希望我们的声音能够影响这个世界,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儿童保护类组织在国际会议上有更多的声音。


        佟丽华主任说,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到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缺乏优秀的儿童保护法律专业人才。因此,“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的目标是要在儿童保护领域解决法律专业人才的不足,推动儿童保护领域立法不断完善,通过一个项目为更多儿童带去福祉。


张文娟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印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顾问

        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印中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娟教授认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发挥律师在权利倡导和保护方面的推动者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将有所参考。她说,“这种基于同伴分享理念的线上研讨方式,对于那些已经有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并期待有创新想法的从事儿童保护的律师推动者将非常有助益。”张文娟是“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的顾问,她在此次会议中担任作为主持人,邀请了每一位参会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背景,并就律师在儿童权利领域如何发挥领导力与来自非洲和亚洲的实务专家展开了讨论。

Catherine Mbengue

国际儿童法联盟理事,“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顾问

        Catherine Mbengue女士是国际儿童法联盟理事、前联合国官员,曾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担任了30多年的领导职务,担任过布隆迪、马拉维等国家代表,对于在不同背景下儿童和妇女权利的实现都有丰富经验。她表示很高兴见证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国际儿童法联盟发起的“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的启动,该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在儿童权利保护和司法救助方面的法律专家。她说,“项目将联结来自不同国家的儿童权利保护律师,分享各自的优秀做法,我很自豪能够作为顾问为此做出贡献。”

Deepika Murali

印度律所DM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印度执业律师

        Deepika Murali是印度律所DM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印度儿童保护律师。她在儿童保护领域有超过十年的办案经验,曾作为顾问律师向政府提供《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条例(2020年)》的立法建议。她表示,“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是独一无二的、旨在帮助儿童权利这一特殊领域的律师的计划。它不仅向儿童保护律师提供经济上的资助,还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成为儿童权利领域的领导者,这确实是一个独特而令人佩服的项目。

Vivian Nyaata

肯尼亚东非天主教大学法学院讲师,肯尼亚执业律师

        Vivian Nyaata是肯尼亚东非天主教大学法学院讲师,也是该校儿童保护硕士课程最年轻的教员,曾发表过多篇儿童保护相关的专业报告。她申请“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接受指导,了解如何以不同身份更好地服务于儿童;2)与志同道合、以儿童利益为重的人建立联系;3)学习其他人的经验,并分享她在服务儿童方面的收获和挑战。

Pamellah Musimwa(右)

“儿童正义”法律援助部门的负责人,津巴布韦执业律师

        Pamellah Musimwa是津巴布韦的儿童保护组织“儿童正义”(Justice for Children)的项目官员、法律援助部门的负责人,累计办理过300多起涉及儿童的民事和刑事诉讼。作为一个在津巴布韦从事法律教育、法律援助、研究和宣传工作累计五年的富有激情的儿童权利倡导者,她意识到,在津巴布韦充分实现每名儿童享有应有的儿童权利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她希望通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加强和提高她作为儿童权利倡导者的技能,成为津巴布韦这一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以解决有关儿童权利的现有困惑,同时介绍和倡导实施在项目的网络会议中所分享的有效的最佳实践。

Brenda Kiarie

肯尼亚社会组织“我们的选择”的法律干事,肯尼亚执业律师

        Brenda Kiarie是肯尼亚儿童保护组织 “我们的选择”(PENDEKEZO LETU)的法律干事,在帮助肯尼亚内罗毕和基安布县城市贫民区的流浪儿童、家庭和社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她希望通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与国际专家建立联系,向他们学习如何处理儿童保护有关的问题。她表示,通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组织的研讨会和会议,她将学到很多东西,提高她的相关技能,改善她所工作的儿童的状况。由于肯尼亚正在制定儿童法案,这个平台也将帮助她对儿童法的立法做出有影响的贡献。

Jean-Claude Barakamf

“布隆迪正义桥梁”国别主任,布隆迪执业律师

        Jean-Claude Barakamf是帮扶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组织“布隆迪正义桥梁”(Burundi Bridges to Justice)的国别主任,在儿童保护领域有10年的法律服务工作经验。他表示,从1998年起,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成为儿童的真正朋友。他意识到这是一条需要激情、不懈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和有战略地建立网络的道路。“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机会,是帮助他实现愿景的垫脚石。在他看来,国际儿童法联盟是一座杰出的桥梁,帮助全世界的儿童得到充分的尊重。


Ndindi Ng’ang’a

LEGAL-EASE AFRICA创始人和CEO,肯尼亚执业律师


        Ndindi Ng’ang’a是法律援助网络平台LEGAL-EASE AFRICA的创始人和CEO,该平台旨在使得偏远地区的儿童或者其监护人可以通过打电话、发消息等来获得法律方面的咨询和援助。她表示,申请“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是在儿童法律保护领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她认识到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在司法部门有很大的需求,并一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她相信这是一个黄金般的机会——可以与导师建立联系、与同行建立网络、参加研讨会并就如何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法律干预进行讨论,她为自己被选中参加这个项目而感到荣幸。她期待着这个项目所提供的一切,并同样期待着所有的儿童因为她能够利用她在项目中的所学而将有一个更富希望的生活。

Godfrey Gimeno

C-Sema法律顾问,坦桑尼亚执业律师

        Godfrey Gimeno是坦桑尼亚儿童保护组织C-Sema的法律顾问,此前参与了立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就出台儿童保护有关政策对社会组织的咨询。他表示,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提供了一个使他可以与全球儿童权利专家的互动来获得经验的黄金机会。这个平台将提高他宣传儿童权利的热情并可持续地成长为一名儿童法的专家。全球经验和热情将极大地推动他参与改善坦桑尼亚的儿童法立法和保障儿童权利的工作中去。

Irene Wambui Ndegwa

肯尼亚蒙特大学法学院讲师,肯尼亚执业律师

        Irene Wambui Ndegwa是肯尼亚蒙特大学法律系的一名讲师,同时也是 W. Ndegwa联合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她曾经作为首席律师打赢了有关收集和公开青少年犯罪记录的公益诉讼。她表示希望通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与其他儿童权利倡导者联系、分享和学习。她是一名为儿童服务的公益倡导者,她热爱她的工作,但她也坚信打铁还需自身硬,她们必须与其他了解司法系统中儿童问题复杂性和挑战的倡导者共建社区和友谊。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将提供指导和一个安全的空间来批判性地分享他们的挑战并相互学习。这将鼓励他们探索新的领域,以成为推动儿童司法变革的倡导者。能够了解到她如何在政策和立法方面为肯尼亚的儿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有机会撰写和发表关于儿童司法的学术文章使她非常兴奋。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对她来说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

Noemi Bambilla Truya-Abarientos

“儿童法律署”执行主任,菲律宾执业律师

        Noemi Bambilla Truya-Abarientos是菲律宾儿童保护组织“儿童法律署”(Children’s Legal Bureau)的执行主任,有十年以上的儿童法律服务经验,曾参加参议院和国会儿童保护相关法律草案听证会,主张对《反贩卖人口法》及《反儿童色情制品法》等法律进行修订。她表示希望通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了解志同道合的同行的想法并学习他们的经验,以提高她对儿童权利的倡导工作。该项目可以为像她这样的儿童权益倡导者提供一个场所,尤其是在像她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让他们为改善儿童保护相关的制度汇聚在一起。她希望将她所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对社会的宝贵贡献,在研究金项目的帮助下,为儿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Sithembiso Sweswe

Pamuhacha艾滋预防项目法律干事,津巴布韦执业律师

        Sithembiso Sweswe是津巴布韦的儿童保护组织“Pamuhacha艾滋预防项目”(Pamuhacha HIV prevention Project)的法律干事,办理过百余件涉及儿童保护的案件,是倡导和起草津巴布韦儿童司法法案的律师之一,为多个涉及儿童权利的法律修订做出了贡献。她表示希望通过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在诉讼和法律技能等方面得到成长,为偏远地区(如农村地区、矿区和农业地区)的弱势儿童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打击基于性别的暴力。她表示,在项目中与其他专业人员交流最佳实践将帮助她为儿童提供最好的法律援助和赋权。

Bwalya Chisenga

“赞比亚儿童生命线”法律干事


        Bwalya Chisenga是赞比亚专业的儿童保护组织“赞比亚儿童生命线”(LIFELINE CHILDLINE ZAMBIA)的法律干事,组织和参与了大量儿童保护有关的社区普法活动。她表示,申请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的主要原因是赞比亚保护儿童的法律还很薄弱。自政府开始全面审查与儿童有关的立法以来已经过去了12年,而儿童法法案至今仍是一个草案。她相信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并集思广益,探讨如何更好地制定与儿童相关的立法。

Foday M. Kawah

“保护儿童-利比里亚”创始人、执行主任,利比里亚执业律师

        Foday M. Kawah是利比里亚儿童保护组织“保护儿童-利比里亚”(Defence for Children-Liberia)的创始人和执行主任,在儿童保护领域有十八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他表示很荣幸有机会被选为国际儿童保护公益律师项目的一员。他将利用这个机会提高他在儿童权利最佳实践方面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帮助解决他和他的同事有关与法律接触和冲突的儿童司法标准的疑惑,以更好地实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非洲儿童权利宪章》和利比里亚儿童法所载的原则和标准。


        在会议的讨论环节,大家讨论律师做儿童保护的优势。Irene Wambui Ndegwa表示儿童保护律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需要跟该领域许多法律之外的沟通并发挥影响力。她在工作中常常要和处理儿童事务的官员、在押囚犯、社工乃至相关立法部门打交道。她认为这种跨部门工作的性质有助于儿童保护律师发挥更大的领导力。


       谈及各国儿童保护工作的现状,肯尼亚东非天主教大学法学院讲师Vivian Nyaata认为目前肯尼亚儿童保护工作最大的困难包括肯尼亚社会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童婚、儿童无法接受教育的情况仍旧比较普遍。坦桑尼亚儿童保护组织C-Sema的法律顾问Godfrey Gimeno表示,在坦桑尼亚的儿童保护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和各方面的支持,很多儿童权利侵害问题是与旧的文化、传统相关,改变起来阻力比较大。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与研究的公益法律机构。该中心直接向数以千计的中国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法律援助,推动中国儿童保护的立法和政策改革,目前是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


       该中心自2018年以来积极推进“全球儿童伙伴计划”,致力于搭建一个以发展中国家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为主的国际儿童保护交流平台。2018年3月,该中心召开了以“全球关爱儿童社会领导力”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来自亚洲、非洲、欧洲20个国家的社会组织参加了会议,搭建起一个以中国为主的国际儿童保护交流平台;2018年6月,该中心加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发起的消除针对儿童暴力的全球伙伴计划,成为中国唯一成为其合作伙伴的社会组织;2019年7月,该中心主办的“全球儿童保护青年领导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构建全球儿童保护的动态合作平台”为主题,着重搭建一个以发展中国家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为主的合作和交流平台,号召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到儿童保护工作之中,推动《儿童权利公约》以及各国儿童法的落实,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18家儿童保护组织的负责人或专家参加了该研讨会。


       国际儿童法联盟是一家在瑞士日内瓦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律主体地位的国际性社会组织,其使命是通过联合全球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和儿童保护法律专业人士,共同促进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执行以及各国儿童法的完善和落实,以此推动各国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儿童

通过肖利娜

见证变革:佟丽华就最严防沉迷政策接受央视采访

前 言

 

就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提起公益诉讼、发布专题调研报告,目的都是希望解决问题。国家出台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表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希望相关国家机关和企业能够行动起来,共同为孩子们建设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2021年8月30日晚上,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发布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腾讯、网易等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表态,表示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律师来说,听到这个消息的心情就更为复杂。过去三个月,这个中心的律师们承受了压力、经历了争论、也终于看到了历史性的变化。

 

1

6.1儿童节,中心发起全国首例

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今年6月1日,对中心主任佟丽华来说,是特别的一天。这一天,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佟丽华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22年,他最有感情的就是这部法律。他深度参与了这部法律2006年和这次修订的相关工作,是唯一一位两次受委托起草最初专家建议稿的人。这次修订增加规定了很多重大制度,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2条,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个专章。他在文章中说,“2018年3月初,接受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起草未保法修订专家建议稿,再次开启这一历时两年多的伟大工程。有幸见证这部法律两次大修的过程,看到新法条文向社会公布,感触良多。”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滚动播出着佟丽华解读这部法律的新闻。

6月1日当天他的日程特别忙碌。上午参加中国儿童中心的一个论坛并作主题演讲,下午参加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新闻发布会。但是当天,另外一件大事也在发生。上午一上班,中心副主任于旭坤和陈强两位律师就去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向法院提交了起诉腾讯公司的公益诉讼法律文书。法官看了诉状后很震惊,频繁往返里屋,显然是在沟通、请示,最后收下了起诉相关材料。佟丽华说,过去两年多来,他在与腾讯公司相关人员见面时,多次善意提出“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沉迷等伤害问题,希望他们下大决心纠正。听的人都表示重视,但其实没有实质改变。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了,佟丽华说,我们不仅要推动法律的完善,我们更要推动法律的落地,我们就要用这部新修订的法律,发起公益诉讼,以真正实现未成年人的权利。

上午10点多,中心公众号发出了新闻《社会组织对腾讯公司提起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这条新闻。很多媒体希望联系采访。6月2日下午,中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几十家媒体记者参加,陈强律师结合相关证据介绍了案件情况,佟丽华介绍了起诉的背景等有关情况。

团中央权益部就中心提起公益诉讼事件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文,并发起投票,88%的网友(14652票)认为“确实该管管了”。有网友评论:“前些天去广西乡镇小学走访,发现孩子们周末绝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网络游戏,游戏已经切实影响了农村儿童的人际互动模式。”“作为文化消费的游戏,内在的商业逻辑就是鼓励没日没夜的节奏裹挟、条件反射、个体带入和情感依赖,在这样巨大的诱惑面前,大人尚且无法抵抗,小孩怎么可能做到张弛有度。”

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本次诉讼进行了报道。中国教育报评论,“这起诉讼再次反映出⼀个现实:游戏企业拥有⼤量⻘少年⽤户群体,游戏公司应进⼀步反思企业使命,履⾏社会责任,将全⽅位构筑未成年⼈保护体系作为公司和⾏业发展的战略之举。”

很多人都表示支持,但也有朋友表示担心。有朋友提醒佟丽华,“鹅厂势力强大,你个人也要有所防范”。但这是大是大非,作为中国第一家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类社会组织,既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就总要有所作为。为了避免媒体曲解,6月3日中心在公号发出了《为什么因“王者荣耀”起诉腾讯?佟丽华在媒体座谈会上的说明》。很多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全国人大代表转发了这篇文章。

 

佟丽华在文章中介绍回答一位记者的提问时说:

 

我希望像腾讯这样的大公司,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法律的问题我们就从法律的角度公开来讲,不要用一些公关的方式去处理。我们都珍惜中国大公司的发展。今天我可以公开讲,至少两年以前我就跟腾讯的人讲过,其实我们多次研究要起诉你们的问题。之所以没提起诉讼,是因为我们认为腾讯还是中国一家不错的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们要承认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但是他的王者荣耀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方面,他没有正视存在的问题。

 

我们希望腾讯公司能正视王者荣耀等游戏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成长出一些真正有社会责任感、受到尊重的卓越的公司。

不论媒体还是司法机关的一些人,都关注了这起公益诉讼背后的一些专业法律问题。6月11日,中心公号发布了佟丽华撰写的另外一篇文章《社会组织能否对腾讯公司提起公益诉讼?》,佟丽华在2005年就曾经出版过《和谐社会与公益法》一书,很早就研究公益诉讼有关问题。他在文章中详细解释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公益诉讼制度的六个问题,比如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社会组织就哪些事由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等,他还重点解释了社会组织与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区别与联系。这篇文章发表后,被中国民商法律网等专业法律媒体转载,受到关注。

2

发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专题报告

 

自中心提起诉讼以来,大量家长通过电话、来信等方式向中心反馈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中心陈强律师、李静雯研究员开始了针对这些家长的深度访谈工作。其中103名家长接受了深度访谈, 49名家长写来了信件。在此基础上,中心撰写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报告对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综合画像、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危害后果、主要原因、家长对于国家防治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呼吁等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就应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提出了六项具体建议。

2021年8月3日,经济参考报发布《经参调查·锐度 | 网络游戏长成千亿产业》一文,这篇文章引发社会重大关注,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文中强调,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我国日益壮大的游戏产业。随着游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使得网络游戏防沉迷难度不断加大。因为文章开始使用了“精神鸦片”一词,所以在文章发布几个小时后被删稿,删去“精神鸦片”等引发争议的词后再次发布。

8月9日,中心召开了线上的媒体座谈会,发布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央广网等24家媒体参加了报告发布会。当时的气氛似乎有些诡异,有些媒体提到这个话题就敏感,有些媒体明显回避这个话题。在9日晚上10点多,一家媒体的记者告诉佟丽华,企业竟然有人微信截图中心的邀请函,而后问记者是否参加了这个会议?该记者愤怒地说,他们怎么得到的这个邀请函啊?难道我们都被监听了吗?

但这个研究报告还是引发了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几十家媒体详细报道了研究报告的内容。有全国人大代表联系中心,明确表示要给有关领导写建议;有民主党派的地方领导干部也对此表示关注,表示要通过民主党派的渠道给国家写建议。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下一代,国家应该出手管理了。

8月16日,《环球时报》评论版发表了佟丽华的署名文章《佟丽华:倾听那些沉迷游戏孩子家长的心声》,在文章中介绍道:

 

在我们调研的152位家长中,梳理后发现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其中8%的孩子会超过15小时,时间最长的一个16岁男孩,连续玩游戏30多个小时,最长连续38小时。这是一批正在被游戏毁掉的孩子。我们总结了游戏带给这些孩子的十个危害,但归纳起来,就是严重损害了这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长时间玩游戏导致很多孩子眼睛近视,有人过早患有肠胃疾病,并伴随消瘦或肥胖等问题。山东一位爸爸介绍说,“孩子沉迷游戏后身体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他过度肥胖,身高1米8,体重200斤。”部分孩子开始出现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相比身体的伤害,心理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些孩子情绪暴躁易怒,精神萎靡颓废,现实交往能力严重弱化,有些长期关在自己房间玩游戏,有些已经患上抑郁症。由于身心俱损,所以不可避免影响学业,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的干脆休学或辍学。

 

沉迷游戏不仅毁了孩子,也毁了家庭。家长们普遍反映因为游戏问题,孩子经常与家人出现言语冲突,家庭关系紧张。个深的感受是,沉迷游戏扭曲了这些孩子的人性。有些孩子经常以污言秽语辱骂家长,有的孩子甚至对父母拳脚相加、拔刀相向,以致有些母亲不敢一个人和孩子相处。有的孩子为了对抗父母的管教,以自杀、自伤或者离家出走等方式相威胁,最常见的威胁方式就是跳楼,贵州孙妈妈的丈夫两年前意外离世,她一个人照顾着孩子,在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后,她曾尝试加强对孩子的管理,但失败了,她说,“后来,发现玩游戏后,我就开始管教孩子,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然而孩子非但不听话,反而威胁说要跳楼,这样的情况大概发生过3次……”。

 

在这个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最深切感受到的是那些父母的愤怒和无奈上海一个村委会干部专程来到我们中心,一方面是表达对我们开展这些工作的支持,另外一方面也向我们倾诉他的无奈。他说:“大家都在批评家长,但是我该做的,我都努力去做了。我找过心理医生,我打过孩子,没收过手机,我做了各种我想到的、能做的工作,但是手机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太大了,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尽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父母或祖辈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等问题,但必须承认的是,游戏对孩子们的诱惑太大了,以大家普遍反映的“王者荣耀”为例,其明显对未成年人有致瘾性,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根据团中央权益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62.5%的未成年人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两小时的达到13.2%。那么当前的问题是,在超过一亿经常玩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中,还有多少类似我们访谈的这些严重沉迷的孩子?如何解决这些孩子以及家庭面临的困境?还要看到的是,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低俗以及扭曲历史文化等问题都存在,这些问题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如何预防和减少手机网络游戏对孩子们成长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复杂、迫切而严峻。

 

国家到了必须正视手机网络游戏对孩子们负面影响的时候了。我们并不反对发展游戏产业,但希望他们健康发展,不要以牺牲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代价去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想类比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国家铁腕治污,短期影响了一些企业和一些地方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改善了环境,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最终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要像治理环境污染一样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当前手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侵害问题。

 

调研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们社会总要有人去倾听这些孩子家长的心声,给他们以希望,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社会上更多人有勇气来正视这个问题。我们推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有压力的,不仅时时感受到一些巨型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强势和傲慢,感受到这些公司对政府一些部门、公共舆论甚至司法机关的影响,还要忍受游戏公司以及游戏爱好者的一些冷嘲热讽。天我认真看了一位母亲写的长达十页信件,她介绍了自己孩子上大学后因为沉迷游戏最后跳楼自杀的案件,她在信中倾诉了她的愤怒、痛苦与无奈。我们已经做了二十多年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那天看完信后我对同事说,“我们正在做着一件正义的事情。为了这些孩子及其家庭,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推动解决这些问题。

 

3

就最新防沉迷政策,佟丽华接受新闻联播

等央视3个权威栏目采访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通知重申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

这个通知是在晚上发布,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网友称其为史上最严措施。中国最近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做法不仅在国内受到关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8月30日《法治日报》发表了《海外媒体积极评价中国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文章,其中文章中还有专门一段介绍,“路透社报道称,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就中国知名游戏公司运营的手机网络游戏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一案,向法院提起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这是中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具有重要意义"。

8月31日早上,陆续有媒体联系佟丽华,要针对这个通知进行采访当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新闻一加一、中国之声三个著名栏目播出了对佟丽华的采访。

  ·佟丽华在新闻联播中表示,我们最近访谈了152个严重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孩子的家长,这些家长表示孩子因为沉迷游戏导致出现了肠胃疾病,近视眼、颈椎腰椎都受到了严重伤害。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到了必须来管理的时候了。

  ·佟丽华在新闻一加一中表示,严重沉迷手机网络游戏不仅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导致父母关系尖锐紧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网络游戏充值、直播打赏等只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但不良的互联网内容如网络直播、小说、游戏等更是扭曲了很多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崇尚金钱暴力、有的淡漠生命,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现象。另外网络社交也增加了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风险,很多未成年人,甚至父母都根本无法识别正在和孩子聊天的人是否就是潜在的施害对象。

  ·佟丽华在中国之声中谈到,凡是大家提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的问题都会说是家长的问题和责任,但是我在这里想说,很多家长确实没有这样的教育能力和条件,这是现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他们。我接待过一个来自上海的村委会的干部家长,他是是孩子的父亲。他跟我讲孩子严重沉迷游戏,他收过手机、管理过、骂过、打过、请过心理教师,但是都管不了,网络游戏的魔力吸引力太大了,这就是一个家长的呼声。我们不能期待每个家长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那么高的教育水平来教育孩子,我们现在必须从网络游戏自身的致瘾性这一关键的环节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说,还是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4

 互联网企业应当正视和反思的三个问题

 

网络游戏企业急功近利、放任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必然导致国家出重拳管控

国家发布了最严厉的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政策,坦率地说这是一个不得已为之的办法,也是多年来网络游戏企业急功近利的必然结果。佟丽华在很多场合讲过,网络游戏企业应该有效地降低其游戏致瘾性,多生产一些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游戏。但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这样善意的提醒没有人关注。眼见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沉迷游戏对未成年人的伤害越来越严重,国家只能出重拳进行最严厉的防范。所以说这样一个结果也是多年以来网络游戏企业急功近利所造成的。

我们并不反对未成年人接触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法也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和服务。这次国家管控的也主要是网络游戏,并不包括主机游戏。与主机游戏相比,网络游戏的问题主要在于高度致瘾性,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国家还是要鼓励企业开发没有致瘾性、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游戏产品,企业也要勇于担负责任,加大投入开发这样好的产品。

企业要为那些沉迷其网络游戏产品的孩子和家庭承担责任

 尽管中心对腾讯提前的公益诉讼法院还没有通知立案,但是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提起公益诉讼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推动解决问题。中心希望不论是从司法机关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的角度,都要正视网络游戏沉迷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的伤害。当前国家出台这样严厉的政策,从一个侧面等于承认了网络沉迷对孩子和家庭造成的伤害。那么这些大的网络游戏企业、大的互联网平台,一方面未来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另外一方面也不能回避自己过往的责任,也就是对那些已经造成沉迷,甚至严重沉迷的孩子及其家庭不能不管不顾。这些家庭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有的是父母工作非常忙碌缺乏对孩子的陪伴,有的教育能力较差,但这是客观现实。社会以及企业不能只是对这样的父母进行指责,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也需要关心、帮助和支持。

大的互联网企业要全面检视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太快了,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网络社交、网络直播,包括最近大家一直在热议的“饭圈”文化,这些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确实给未成年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今年6月1日修订后的未保法施行了,但是对于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并没有引起高度关注,也没有把未成年人保护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中去。当前没有看到哪些互联网平台建立了有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也没有看到哪个大的互联网平台在全面检讨自身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家和社会应当鼓励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对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服务和内容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约束,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下一代的利益和成长为代价。中心还会继续关注中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问题,希望中国互联网企业参与到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中来,成为其中的积极力量,而不是相反。

 

通过肖利娜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发布

2021年8月9日下午2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召开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线上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央广网等24家媒体参会。会议中,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介绍了本次报告的研究背景,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强就调研报告中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综合画像、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危害后果、主要原因、家长对于国家防治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呼吁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最后,佟丽华就应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六项具体建议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就相关媒体提问进行了现场答疑。以下为本次发布会的详细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手机网络游戏已经深刻影响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62.5%的未成年人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两小时的达到13.2%。不可回避的是,在上述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人中,已经有部分未成年人严重沉迷。那么,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面临怎样的困境?手机网络游戏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为了解真实情况,促进国家、社会及企业正视并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难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开展了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的深度调研。


1

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综合画像


本次调研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深度访谈了全国各地向我们反映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103位家长,同时详细整理了49封来自各地家长给中心的信件,归纳分析了共计152份材料。其中,83%的家长明确表示自己家孩子沉迷《王者荣耀》,15%的家长因为对游戏不了解,并不清楚孩子玩的是什么游戏,但大多描述为“打打杀杀的手机游戏”,另有2%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玩的是其他游戏。


调研发现,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以男生居多,占到93%左右,女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些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11岁,年龄最大的即将满18岁,14~17岁的最多。


其次从家庭结构来看,3%的家庭属于联合家庭;3%的家庭属于隔代家庭;94%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其中14%的家庭属于单亲家庭。


从父母的工作性质上来看,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工作多为“务工”,即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占比69%。其中夫妻双方均在本地的占比35%,夫妻双方均在外地的占比21%,夫妻一方在外地的占比13%。父母属于城市上班族的,占比15%;父母工作在体制内的,占比3%;父母已经退休的,占比3%;父母进行个体经营的,占比6%;还有一些父母并未提供具体的职业类型,占比4%。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访谈的家庭中,同一家庭中的多名子女同时沉迷于《王者荣耀》这一款手机网络游戏的,占比8%。


2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危害后果


(一)对于未成年人个人的负面影响


1.打乱未成年人的作息和饮食


家长们大多以“全天、通宵、没日没夜”等词汇来描述孩子们每日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时长。安徽赵爸爸反映,“孩子睁开眼就玩游戏,玩到没有精力了就去睡觉。现在吃饭也不按时,全都乱套,一天一顿两顿。身体不是很好,干活也没有力气,也不运动。之前家人亲戚都劝过,都没用……”山东段妈妈的儿子今年17岁,已经辍学在家了,段妈妈表示“他经常晚上开着灯,一宿一宿的不睡觉,通宵打游戏,房门都是关着的,谁也不能进去……”


我们经过梳理后发现,约有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其中8%的孩子超过15小时,目前我们知晓的连续玩游戏时间最长是38小时。据安徽江妈妈反映,她的儿子今年刚刚16岁,“现在要连续玩游戏30多个小时,最长连续38小时,睡觉都得强迫他……”


2.导致未成年人情绪暴躁易怒


在本次调研中,90%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后,脾气和性格较之前大不相同,甚至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安徽李妈妈介绍,“我儿子现在打游戏经常开着语音,我就听见他们打的激动了也会骂人。现在,这游戏把他搞的特别冲动,情绪也不稳定,别人跟他说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河南胡妈妈的儿子今年11岁了,她在访谈中讲到,“孩子玩《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以前喜欢看书、打球、踢球,之后也不看书打球了,整天脾气很暴躁,口头禅是‘他妈的、傻逼、神经病’,我都被气出病了……”


3.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学业


在接受访谈的家长中,81%明确表示因孩子长期沉迷游戏对学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上海的黄爸爸也跟我们说,“孩子现在虽然在上学,但是学习已经一塌糊涂,晚上让他10点多睡觉就会冲突。之前考试经常考90多分,现在也就能考50多。现在上课就睡觉,没有任何兴趣。晚上我们叫他不要玩游戏,他就会发火,前段时间还会动手……”有的孩子因沉迷手机网络游戏不得不休学,上海的何爸爸说,“孩子现在白天睡觉晚上玩,下午醒过来继续玩。现在已经1年多不上学了,学校、援助中心、社会机构都找过了,都解决不了,我现在是给学校写假条让孩子休学……”有的孩子因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最终辍学,安徽庄爸爸表示,“孩子本来在重点高中,因为玩游戏辍学了,也没有参加高考。当时还报了海军、空军,体检体测都通过了,就差最后的高考成绩了,结果他愣是没有参加考试……”


4.影响未成年人现实交往能力


自从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后,这些未成年人与身边同学的关系逐渐淡化,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如河北的马爸爸反映,“现在孩子回到家,只要进门就锁卧室的门,不出去、不接触人。游戏对同学关系也特别大影响,之前周末总是同学一起玩,后来就剩下一个沉迷游戏的同学,其他同学不怎么在一起了……”除了与身边同学、朋友等同辈群体关系疏离外,他们对外界的活动、运动、风景等均表现出没兴趣、无精打采的样子。福建的马妈妈非常担忧地和我们说,“以前没有游戏的时候,孩子还会看书、打球运动,孩子本来对这些运动很感兴趣,但是现在因为沉迷游戏、抖音、快手,根本就不出去活动了”。


 5.导致未成年人精神萎靡颓废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后,对自己的形象、卫生一点也不在乎,很长时间不洗澡、不剪头发,甚至有些孩子也不洗脸,这让他们的精神状态看起来更加萎靡颓废。山东的马妈妈说,“现在长时间地玩《王者荣耀》,也不睡觉。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起来吃饭,或者一天就吃一顿,脸色蜡黄,头发掉一地,不吃饭、不洗澡、也不收拾自己……”安徽的万妈妈向我们哭诉,“他曾连续4顿不吃饭,夏天10多天不洗澡,孩子玩游戏时都舍不得吃饭睡觉,他的想法是尽量减少自己的睡眠,节省其他事情的时间,一切以玩游戏为主……”


 6.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


在接受访谈的家长中,反馈孩子因长期玩手机游戏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占比高达42%,其中24位家长提供了孩子具体的近视度数。如根据安徽的冷妈妈说,“我儿子视力本来很正常,五年级开始对手机游戏成瘾,初一检查已经近视100多度,前两天检查已经是近视程度加深,还有散光。医生说孩子的散光就是因为长期看手机屏幕导致的。”


饮食不规律导致未成年人过早患有肠胃疾病,并伴随消瘦或肥胖等问题。四川谢奶奶的孙子整天都在玩游戏,甚至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玩游戏。饿了之后就吃一碗方便面,瘦的皮包骨。“1米78 的个子,只有80斤。我之前还想把孙子弄到医院去检查身体,他全身没有一点血色,走路都不稳,我让医生随便给他安个什么毛病,主要是想医院给他输营养液,后来才把他的命给救回来……”山东的黄爸爸说,“孩子沉迷游戏后身体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他过度肥胖,身高1米8,体重200斤了……”


部分未成年人因为长期保持低头或者侧躺姿势玩游戏、刷游戏短视频或其他周边内容等,他们的颈椎、手指等关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常见的表现为颈椎病、腱鞘炎、腰间盘突出等。个别家长表示,孩子因为连续长时间打游戏,多次出现突发疾病、生命垂危的情况。


7.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在家长们看来,未成年人长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一些未成年人还有抑郁的表现。如浙江的沈妈妈表示,“有时孩子玩游戏会熬到夜里一两点,并常常说一些‘早死早超生、早死晚死都是死’的话,他的微信签名是‘抑郁症患者’,但是他特别介意别人说这个事。我曾找过心理医生咨询,但是被孩子知道后骂了我很久……”湖北的李妈妈也说,“我们就把他带到武汉的医院看精神科,医生说是孩子有轻微的抑郁症。医生跟我们讲,不能让他再玩游戏了,说是来他们这里看病的,很多抑郁、躁狂的孩子都是因为游戏……”河南的朱妈妈和我们说,她的孩子“平时也不接家长的电话,不和别人沟通,与游戏之外的世界联系很少。现在精神状态也存在问题,被医生说有抑郁……”


此外,也有个别家长讲述,孩子在沉迷游戏后,有时候会产生幻觉,情形严重时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如湖北齐爸爸在访谈中跟我们说,“女儿今年11岁,游戏成瘾问题很严重。去年有两次她在我们睡着后跑到阳台上,准备跳楼的,然后又突然大声哭了起来。事后我问她怎么了,孩子和我说,当时好像后面有人和她说‘跳下去、跳下去’……”他们家在农村,一些人都说孩子是不是中邪了,但在齐爸爸看来,孩子就是“打游戏打的魔怔了”。


8.导致未成年人消费观念出现偏差


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会频繁偷用父母的钱在游戏中购买皮肤道具。在他们看来,这不仅给家庭经济带来了直接影响,也会导致孩子的消费观念出现严重偏差。如河南的王爸爸观察,孩子不仅偷偷充钱,而且一旦被家长询问便会大发脾气,“孩子背着我们偷偷用他妈妈的微信钱包充值过,预计这几年总共充了6000多,最近两三个月尤其多。前两天我问孩子你充了多少,他说不知道。我又问孩子这些钱能不能退?孩子的脾气就立马就暴躁起来了……”


还有一些未成年人会通过每天少吃饭,或者不吃饭的方式,将父母给的生活费节省下来进行游戏充值。山东的牛妈妈担心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吃饭,所以会把生活费直接充进饭卡,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孩子为了买游戏皮肤,以各种理由管我要钱,甚至不惜让同学消费他的饭卡,然后套现来买皮肤。他一充值就是连贯的,要知道,他在学校连饭都舍不得吃,要省下每一分钱用到游戏上……”


9.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报复社会”的风险


部分未成年人除了因为家长管控他们玩游戏会与家人发生严重的语言、肢体冲突,有的甚至还流露出了想要“报复社会”的想法。安徽的白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他的孙子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爷爷万分揪心。他在给我们的来信中提到,“因为沉迷游戏,我孙子如今是骨瘦如柴,近视达700度,暴力倾向突出,自私自利,六亲不认,毫无敬畏之心。亲戚、邻居、教师、凡是所谓得罪过他的人,他都扬言要杀哪些哪些人。为了他,我曾气得昏死、休克,我曾想以死施罪,但太不值得。我一生搞教育的人在孙子身上以失败而告终……”四川的罗妈妈说,“现在游戏给孩子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激发暴力倾向。孩子现在有报复社会的倾向,他说要把哪栋楼烧了,要去街上砍死一批人等……”


10.彻底毁掉一些人的一生


游戏沉迷不仅给未成年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也彻底影响了很多成年人的一生,有些人上了大学以后更是痴迷网络游戏。山东的马妈妈在我们的访谈时说,“我儿子今年19岁,从小学习优秀。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一所985大学,全家都很高兴。但是现在他却十分沉迷《王者荣耀》,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已经出现挂科。如果再这样下去,甚至都有可能会被学校劝退,这是我和我爱人所始料未及的,这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是全家倾尽所有才换来的啊……”


一些勉强顺利毕业的大学生,因沉迷游戏无心找工作,毕业即失业,湖北的李妈妈来信写道:“我的大女儿今年26岁,14年高考后为了放松打游戏,结果沉迷至今7年了。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结果荒废学业、青春、事业,现在毕业三年毫无业绩,不想工作、奋斗,没有理想追求,整天黑白颠倒靠打游戏度日。蓬头垢面,多年的同学、亲友几乎断交,结识的全都是游戏网友。”


因为沉迷游戏,有些沉迷网络的成年人以啃老、网络贷款度日。安徽一位老母亲反馈,“我的儿子今年28岁,沉迷网络游戏十几年,越来越堕落,一直借网贷,每年都借3、4万。他不愿意上班,日夜在泡网吧里。有时候他没钱了就会把家里的洗衣机、电器等照片发到网上,想卖掉。亲戚过年送的酒、家里的助动车等他都要卖掉。现在因为他在一个借款平台欠了很多钱,被平台起诉,现在房子也要被拍卖了。我真的是心力交瘁了……”


(二)对未成年人家庭的负面影响


1.亲子关系紧张,与家人出现言语冲突


家长们普遍反映因为游戏问题,孩子经常与家人出现言语冲突,一些未成年人甚至经常辱骂家长河南一位母亲说,“孩子打起来游戏,那就爹不是爹,娘不是娘,谁要说他了,那人就不是人了。谁都不行,就跟游戏最亲……”


一旦家长们劝说他们不要玩游戏了,这些未成年人更是会大发雷霆,情绪极不稳定。如广西的罗妈妈非常伤心地和我们说,“他玩游戏时就会骂人,比如‘你他妈’,和游戏队友聊天也是这样骂人,和我说话时也是这样,心痛啊,自己的孩子……”


有些未成年人在面对劝导自己不要沉迷游戏的老人,也会毫不留情地破口大骂。67岁的丁奶奶家在河南农村,因为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她独自一人照顾孙子长大,结果现在孙子为了游戏不惜骂她,“为了劝说孩子不要沉迷游戏,我和孙子发生过很多冲突。我让他不要玩游戏了去吃饭,他骂我是天底下最狠心的奶奶,让我滚出去,不要在他的房间里”。


2.亲情淡漠,与家人发生肢体冲突


很多未成年人与家人发生肢体冲突,一些未成年人甚至对父母拳脚相加,拔刀相向,以致有些母亲不敢一个人和孩子相处广东的崔妈妈和我们说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因为玩游戏,孩子曾对我出手,还踢踹、推我,脾气非常暴躁。孩子爸爸也管不了他,他也会对爸爸动手。孩子也会用‘傻逼、他妈的、我操、神经病’等口头禅和我们讲话……”河南的叶妈妈在给我们的来信中写到,“平时我一跟他说话,他就骂我,还打我几次,嘴里喊着:开打、开杀、杀两个。一次他爸爸在,他说,爸爸在弄不成事。还有一次,他亲口对我说,妈,我想用咱家的菜刀砍死你。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你好说话。就这样,我整日是小心翼翼地躲着他,特别是一个人在家,一听到下楼声,就往外跑,厨房的菜刀一用过就藏起来,晚上睡觉也反锁上门,平时一个人在家就不敢吱声。就这样,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访谈中云南的曾妈妈跟我们讲述了她与14岁儿子之间因为游戏引发的激烈冲突,“我把手机收了,他哭得鼻涕眼泪(一把),求求我拿给他玩。我拒绝了,他就提着菜刀,还狂笑着说要把我和小弟砍死(他爸爸上夜班去了)。几次还掐着我的脖子狂笑着叫我的名字,你去死吧!我把卧室的门锁了,他就用打火机点燃卫生纸从门缝中塞进来,说要把我烧死。他爸爸在家还好,我才敢睡个安稳觉,去上夜班我整夜不敢合眼,怕第二天床上躺着个血淋淋的我……”


3.以自杀、自伤等方式相威胁


面对父母的管教,一些未成年人以自杀、自伤或者离家出走等方式相威胁。在152个家长中,竟有超过35%的父母面临孩子这种威胁。


最常见的威胁方式就是跳楼,约占自杀威胁人数中的一半。贵州孙妈妈的丈夫两年前意外离世,她一个人照顾着孩子,在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后,她曾尝试加强对孩子的管理,但失败了。“后来,发现玩游戏后,我就开始管教孩子,希望他能够好好学习,然而孩子非但不听话,反而威胁说要跳楼,这样的情况大概发生过3次……”


有的未成年人以跳河威胁父母,四川的陈奶奶和我们反映,在他们当地,很多孩子会以跳河来威胁家长,如果家长不同意他们玩游戏,他们就跳下去。“前段时间,听说我们这儿有3个孩子因为家长不让玩游戏死了,其中有一个孩子从东风大桥跳河,到现在还没有捞起来。这些孩子都是班上前几名的,非常聪明。造孽啊……”


还有的未成年人以持刀自杀、绝食自杀、上吊自杀和烧房自杀等各种方式威胁父母。湖南的叶爸爸的儿子今年马上15岁了,现在已经中考结束。他会用上吊、烧房子等方式进行对抗,“他平时主要玩《王者荣耀》,被《王者荣耀》害惨了。从初一玩初三,从前五名变成倒数五名。六亲不认,爸妈不要,所有人都不理。12岁开始沉迷游戏,今年3月份左右不准他玩游戏把网断了,他要上吊,还把脖子挂到绳子里。准备把房子和自己一起烧了,我就把门砸烂,给他拉出来了……”有的孩子自残身体对父母进行对抗,不止一位家长向我们哭诉这一情况,如河北的岳妈妈说,“孩子还有自残行为,之前他划破胳膊,上礼拜他把胳膊肘烫伤……”


4.令家庭经济雪上加霜


一些未成年人盗用父母银行账户进行游戏充值,令家庭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家长们为了挽回经济损失,不得不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整理材料,以期望能够和游戏公司沟通退款。在本次调研数据统计结果中显示,有超过50%的未成年人会因为手机网络游戏充值,10个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最高的竟然达14.9万元


马爸爸的孩子今年17岁,在读高二,一直跟随父母生活,并不属于留守儿童。“孩子从2018年底开始玩游戏,主要玩的就是《王者荣耀》、吃鸡”。2020年1月份,马爸爸发现孩子在偷偷充值,“那一次发现是因为孩子在手机上取钱太多了,而且他转账之后,就会很快将消费提醒删掉,就怕我们发现。到现在为止,因为买装备充值一共花了14.9万。我有消费清单、支付凭证。之前,也联系过腾讯公司,腾讯公司也说了所有的东西都提交齐全了,但是腾讯说数额太大,返还需要领导批准,不愿意返还。材料是今年5月份提交的,去年就在公安局报案了……”再如,河南的赵爸爸说,“我闺女正在读七年级,因为玩《王者荣耀》荒废了学业,现在不读书了。她偷偷拿我们的手机、银行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然充了九千多。我们发现后说她了,她不听,还要打骂我们。那都是每年辛辛苦苦卖粮食的血汗钱啊,就这样都充值给了《王者荣耀》……”

 

3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


1.无形的同辈社交压力


早在《王者荣耀》上线初期,其运营团队就不断通过各种广告渲染、强化该游戏的社交属性。游戏中设定用户只能通过微信、QQ登录,且默认授权获取用户好友信息的方式也进一步将用户的社交圈子与游戏绑定起来。如今,《王者荣耀》已然成为了未成年人课间、假期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正因如此,部分未成年人不得不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社交压力,进而诱使他们主动或被动成为“开黑世界”中的一员。如山西的刘妈妈跟我们讲述,“我多次和孩子沟通,希望他以学业为重,不要再沉迷游戏了,但是孩子说班上的孩子全都在打《王者荣耀》,百分之百,而不是大多数。大家闲暇课余,讨论的全是游戏里面的内容,自己如果不打,就会被孤立起来,连个朋友都没有。我听完非常愕然,网络游戏已经完全绑架了孩子啊……”


2.难以抵挡的游戏“魔力”


一些家长认为,《王者荣耀》的游戏设计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本身就有一种“魔力”,会不断诱导孩子去玩。在安徽冯妈妈给我们的来信中,她提到:“网络游戏以其极强的成瘾性,特别在《王者荣耀》等顶级大型网游的设置当中,教育学家、行为学家、心理学家、顶级美工都参与打磨游戏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卡,而且他们会反复打磨,会给玩家很多及时的反馈,会给你奖励。让你兴奋,让你有成就感,让你心甘情愿熬夜不睡,让你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自甘堕落。网络游戏就是对时间的黑洞,但最终孩子们除了偶尔对着屏幕傻笑几下,他们还能得到什么呢?”


作为一款MOBA类游戏,《王者荣耀》没有终局设定,玩家可以不断重复游戏提升等级设定,此外游戏中的每日签到及平衡匹配等机制会诱导玩家不断使用该游戏。如接受访谈的一名未成年人表示,“《王者荣耀》会匹配相应的队友,让玩家保持对游戏想玩的欲望。另外玩家也会有冲排名的想法,会有成功的感觉。我晚上玩的时候总是想赢一把,但总是赢不了,所以就会一直玩,一般都得玩到凌晨3、4点。我觉得当时的心态就是我和它杠上了,我就不相信我赢不了……”


3.游戏实名认证及防沉迷系统的漏洞


调研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家长都反映,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长远远超过了1.5小时。我们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未成年人主要通过借用其他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注册、在网上购买成年人游戏账号等方式规避游戏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如山东的张爸爸在发现孩子用他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后,他和孩子说过不要用他的身份证号玩游戏,但是孩子的回答令他无言。孩子回应,“我也可以自己去网上租身份证玩……”


4.“手机带娃”的养育方式


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并没有做到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在孩子幼年时期常通过给孩子一部手机以安抚他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解脱”自己;待孩子稍长大一点,这些父母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后,为了获得片刻的喘息与安宁,并不理会孩子对他们流露出的情感交流需求,选择给孩子一些电子产品以让他们安静下来。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在电子产品所充斥的大量广告与诱惑下,对其产生依赖便不足为奇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苗头时,这些父母才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然而,由于家长们往往缺乏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能力,强硬的管理手段很有可能会激化亲子间矛盾,导致家庭关系持续紧张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孩子留在老家让老人照看。祖辈一代往往并不懂得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引导孩子。为此面对孩子的哭闹,相比于苦口婆心且无效果的说教,他们会发现给孩子们一部手机往往是最“便捷高效”的方式。殊不知,这种行为无意中也为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埋下了伏笔


5.填充现实缺失的“存在获得感”


网络游戏具有形象性、新奇性、操控性、实战性、刺激性等特点,同电脑相比,手机网络游戏玩起来门槛更低,且具有更加明显的便捷性。因此手机网络游戏成为很多未成年人获得成就感、存在感和价值感最为便捷、快速和经济的途径。访谈中,很多父母向我们表述,“孩子之所以在进入游戏世界后判若两人,与游戏带给他们的存在感、成就感和价值感是分不开的……”“孩子在游戏中有成就感,他一到玩游戏时就特别兴奋,但是如果输了他就会将情绪带到生活中来……”“孩子跟我说过,游戏最过瘾了,要什么有什么,最快乐了……”


6.逃避现实的压力和情绪


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未成年人会借助手机网络游戏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情绪,如单亲家庭所造成的自卑、孤独,常年留守在家所形成的孤僻、压抑,及“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所带来的情感忽视等负面情绪和日常无法排遣的内在压力。如贵州曾妈妈在访谈中说,“我爱人在几年前意外去世,两个孩子由我一个人养育。自从丈夫去世后,大儿子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整天在家抱着手机不撒手,他还经常通过跳楼等方式威胁我。另外,他通过游戏认识了一个女生,并称呼对方为老婆,孩子还和对方讲自己要上学,放学了就会联系她的……”

当然,除了上述因素,部分家长也表示,疫情期间学校组织上网课,学校通过手机布置作业、发布任务等,也为部分未成年人长时间使用手机、沉迷游戏提供了“契机”。


4

家长对国家防治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呼吁


 家长在防控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方面固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市场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给家长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使得他们面临很多现实困境。如怎样应对复杂、充满诱惑的网络环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平衡外出务工和陪伴子女之间的两难选择等?面对当前这种严峻的局面,我们社会也应当认真倾听这些家长的呼声以及建议。


1.关闭游戏。调研中,高达70%的家长认为,只有彻底关闭网络游戏,才能彻底解决游戏成瘾的问题。如四川的马妈妈表示,“我觉得网络游戏说是开发智力,但我不相信,这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的借口,我希望可以关闭游戏。如果游戏仅仅是花钱,那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一个孩子的精神面貌是有影响的。他和精神鸦片是一样的。很多成年人都是从未成年人开始就被侵害了,他成年了还是会被继续侵害啊。”


2.限制游戏时长。一些家长也表示,对于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进行严格监管,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河南的万妈妈说,“非常感谢国家限制游戏时长,让孩子问题好了很多。不过现在他申请了很多账号,《王者荣耀》不能玩了就玩原神。”为了解决未成年人同时使用多个公司游戏问题,有家长建议应当建立统一的游戏时长管理系统。


3.人脸识别验证。一些家长表示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行之有效的前提在于严格核实游戏使用者和认证信息的一致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家长建议通过人脸验证的方式,以避免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登录游戏。如广东的从爸爸提出,“为了防止未成年人借用成年人账号玩游戏突破监管,建议每次登录的时候都要进行动态人工刷脸验证,若与注册的身份证不符,就不给登录”。


4.提升游戏内容及品质。一些家长认为,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并不反对孩子们玩游戏。国家应该对游戏的内容和品质把好关,当前的游戏产品应当注重提升内容和品质,而不是脱离现实,单纯依靠刺激玩家情绪兴奋来牟利。如四川的房爸爸和我们提议,“我不反对孩子玩游戏,但游戏内容和品质要跟上。游戏公司应当开发一些对智力、反应力有益的游戏,而现在的游戏都是无脑升级皮肤道具,快速升级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攀比和虚荣心理,未成年人的游戏就不应有充值付费的功能”。


5.根据年龄进行游戏分级。一些家长向我们提议应当实施游戏分级制度。如四川的卓爸爸说,“国家应该根据游戏内容进行年龄分级,现在的游戏什么年龄的孩子都能玩,一些游戏充斥着暴力、色情、低俗的内容,对孩子影响很大……”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如果无法禁止打杀类的游戏,那么希望可以不对18岁以下孩子开放。


6.加强对游戏短视频、直播的监管。部分家长认为除对手机网络游戏本身的监管外,也应当加强与游戏相关的周边产品的监管,如游戏短视频、直播等。如福建的刘妈妈表示,“抖音上有大量《王者荣耀》的直播,有的主播说直播可以赚很多钱,这些思想对未成年人的毒害是很大的,不能让他们给未成年人传播不正的价值观……”湖南的叶爸爸也表示,“现在网上的游戏直播全部是骂人的话,我儿子一看都是通宵,都应该封杀……”

 

5

应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建议


中心认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国家关注和治理的社会问题。佟丽华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并不反对国家发展手机网络游戏产业,也从来没有说要封杀手机网络游戏,但是手机网络游戏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我们希望国家游戏行业能够健康发展,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近年来,手机网络游戏行业发展太快了,其实大家都知道,王者荣耀是在2015年才上线,到现在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近五六年以来,整个手机网络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的成长确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有效应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1. 正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所引发的严重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经给他们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埋下了严重隐患。


(1)从个人层面来看,因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他们的身心健康、个人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已经出现近视、肥胖、消瘦、腰椎和颈椎等身体问题,还有抑郁、躁狂、双相障碍等精神问题;此外,他们的学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成绩下降、休学、辍学成为常见表现。


(2)从家庭层面来看,因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引发的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与冲突频发,令家长们束手无策。


(3)从社会层面来看,若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关注和有效解决,极易引发一些不可控的恶性事件,影响社会治安与稳定。


(4)从国家层面来看,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除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也会严重影响我国的人才储备计划,从而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在发布会上阐述,“大家通过陈律师的介绍可以看到,在我们调研的这152个家长中,反馈孩子一天玩游戏超过10个小时的就达到了65%。还有一些家长说孩子把自己关在屋里,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长。我们能看到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经给孩子个人、家庭和社会、国家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就是毁了自己和家庭,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家要正视。


社会上有些人肯定会说手机网络游戏是一个产业,是一个行业,企业要赚钱。我们并不反对游戏企业赚钱,但是我们希望他们在发展的同时,开发一些真正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游戏产品。在这个问题上,我特别想类比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其实我们能看到国家进行环境治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行业甚至一些地区短期的经济利益。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国家铁腕治污,短期影响了一些企业和一些地方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改善了环境,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最终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当前互联网行业,尤其是手机网络游戏也面临这样的局面,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手机网络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听到了两个词,这两个词原来我都不知道,我发现我已经落伍了。这两个词在手机游戏方面可以说是代表了大家的共识,一个叫‘氪金’,一个叫‘肝游戏’。后来我才知道氪金就是往游戏里面花钱充值,肝游戏就是因为长时间玩游戏,要伤肝付出身体的代价。如果我们的手机网络游戏发展就是以‘氪金、肝游戏’为主要特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手机网络游戏行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2. 国家要从战略上重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


国家应当从战略上重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加大对该问题的治理力度。


(1)应当尽快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的相关规定。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要求接入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并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等。


(2)应当加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进一步细化,它的出台将可以有效地指导相关主体落实其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具体职责,有助于构建高质量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局面。


(3)应当支持、鼓励修建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户外场地,组织动员开展更多针对未成年人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未成年人拥有健康体魄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户外场地不足和专业活动匮乏的问题,国家应当积极支持、鼓励户外场地的修建和户外活动的组织。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去年10月17日通过,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规定了很多要求,如国家要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也对青少年模式提出了法律上的要求,包括明确提出要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管理,作出适龄提示。那么,对于未保法的这些规定,从国家角度来说,要加大落实力度”。


“应当加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原来在未保法修订以前,国家已经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过意见,由于考虑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条例的修订就要等到法律通过以后,现在未保法已经修订完成了,我们希望国家还是要尽快出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建立更多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户外场地。今天早晨听新闻在谈,从国家和习总书记的角度来说,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但是全民健身要有场地,农村要建设这样的场地,城市也需要这样的场地。只有建设更多的场地,组织更多的体育健身的活动,把未成年人从虚拟空间吸引到现实空间,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这几年一直在呼吁这个问题,不让孩子上网,孩子应该去哪里玩,难道只是在房间里待着吗?居住的家庭附近没有健身场所,想打个篮球没有篮球场。所以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建设更多的全民健身场地,组织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动。将未成年人从虚拟空间拉回现实社会,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4)应当支持有资格的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社会组织作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的相关职能。国家应当积极培育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社会组织,支持其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各种工作,在必要时支持其针对广泛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问题提起公益诉讼,以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表示,“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鼓励和支持公益诉讼,不论是社会组织提起的,其他有关机关提起的,还是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为什么?我们传统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不论是家庭暴力也好,性侵也好,校园欺凌也好,面对的更多是个体的案件,这些具体的案件通过一般的民事诉讼或刑事手段能够给予解决。但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一样,面对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比如现在说的沉迷网络游戏,这些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他们的权益显然受到了侵害。如果都让这些家庭向法院提起诉讼,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加大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所以从国家和司法机关的角度来说,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是最适合提起公益诉讼的,也应该鼓励相关主体提起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来维护权益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网络空间”。


3. 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手机网络游戏的专项整顿


当前可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手机网络游戏产品层出不穷,游戏质量参差不齐,游戏内容复杂多样,相关部门应当尽快针对现有的手机网络游戏开展专项整顿。


(1)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游戏中出现色情、暴力等不适宜他们接触的内容。未成年人的身心尚未发展成熟,色情、暴力的内容极易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给他们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因此供他们使用的游戏中,应当严禁出现此类内容。


(2)控制手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致瘾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手机网络游戏中不得含有引诱未成年人沉迷的设定。但当前手机网络游戏中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诱导性设定,如:每日签到广告、游戏活动广告和通过在线时长提升角色等级的机制等。这些设定在无形中增加了未成年人使用游戏的频率,具有一定的致瘾性。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在发布会上提到,“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最近一周以来,大家都在讨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问题,腾讯也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有些举措我们认为还是有很有意义的。但是,《王者荣耀》这款手机网络游戏的致瘾性问题,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腾讯公司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次明确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在手机网络游戏的开发中,互联网公司应当直面部分未成年人对游戏严重沉迷的问题”。


(3)加强对手机网络游戏周边产品的治理力度。除手机网络游戏外,未成年人也会对游戏直播、游戏社区、同人小说等产生不同程度的痴迷。由于当前缺乏对此类产品的有效管理,导致一些低俗、色情等内容掺杂其中,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整顿力度。行政监督机关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对一些长期存在违法现象,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的企业,该整改的整改,该下线的下线,该关闭的关闭,不能纵容资本的无序扩张和对未成年人的肆意侵害。司法机关也要积极发挥作用,人民法院要勇于受理各类相关诉讼,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4.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应当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这一社会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1)勇于承担法律责任。针对已经严重沉迷的未成年人,游戏平台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虚拟世界,恢复其正常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佟主任在发布会上,呼吁马化腾先生应该有勇气倾听一下这些沉迷《王者荣耀》手机网络游戏家长的心声。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说,“我们的报告当中写的这些家长的声音,有些人肯定会说这些家长有些话太不理智。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已经把更多的不理智的、愤怒的,甚至对此非常不满的一些声音过滤掉了。这些孩子目前的状况让人堪忧,这些父母愤怒无奈,我希望社会,尤其是马化腾先生,有勇气来听听这些孩子家长的声音,我们要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恢复正常的生活。”


(2)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缺乏运动场地和户外活动的现象,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可积极推动建设可供未成年人活动的户外场地,组织专业的人员开展未成年人集体户外活动;面对当前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和网络素养亟待提升的现实需求,可以积极开展相应主题的公益活动,普及互联网时代下家长必需的相关知识。


(3)积极构建企业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各大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尽快借助专业第三方的力量,开展企业内部产品的未成年人保护评估,及时纠正自身产品和服务中可能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建立企业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尽管当前一些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经开展了相关公益活动,但其本质上仍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更多侧重于此类活动给企业所带来的宣传效果和企业形象的树立,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积极影响的可持续性。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在发布会上说,“无论是腾讯这样的大公司也好,还是一些其他的互联网平台也好,我希望这些平台都能建立起自己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能够对目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有哪些是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自身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去年10月17号就发布了,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到现在也两个多月了,尽管我们看到一些平台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与法律的要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大的互联网平台没有能够做到把未成年人保护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中,该采取的措施依然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希望互联网平台积极构建企业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5. 支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支持、鼓励具有法律、社会工作、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是应对当前互联网风险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在给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增加了他们权益受侵害的风险。尤其是手机网络游戏的出现,让一些未成年人不单因沉迷其中而浪费时间,更因沉迷于此导致其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家庭亲子关系遭到破坏。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所具有的商业属性,使他们避免不了受利益的驱使,在应对此社会问题时态度并不积极,家庭和学校抗互联网风险的能力不足,家长和老师的专业性相对滞后。在这种背景下,培育更多具有法律、社会工作、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背景的专业人才迫在眉睫,建设和发展可以吸纳、调动他们力量的专业社会组织是当务之急。这些专业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属性,可以保证他们客观、中立地处理该问题,既可以开展针对老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提升活动,也可以开展针对孩子的权益维护服务,如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然而,当前专业化社会组织极其匮乏,亟待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发布会实录

佟丽华认为,“支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老问题。我们原来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面临着未成年人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在我们线下的基础服务尚未有效建立起来的时候,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现在有了法律政策,但缺乏政策落实者。谁去针对这些未成年人开展法律、心理和社工服务?我们缺乏这样的专业力量,整个国家缺乏这样的专业服务力量。所以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要鼓励和支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专业社会组织的发展”。


6. 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治理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单靠个人或社会一方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应当统筹社会各方的专业力量,注重多方协同治理。家长们要主动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升亲子间有效沟通的能力,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日常陪伴;学校老师也要掌握有效引导、教育未成年学生积极学习的教育方式,合理使用法律赋予的教育惩戒权,严格落实手机不得进入课堂的法律要求;学校和社区要充分调动可用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游戏防沉迷、网络素养提升等主题讲座或活动;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要严于律己,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得引诱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国家和社会要重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将防治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保障国家可持续性发展。


写在最后的话


佟丽华在发布会最后总结,“其实做这样的调研,对一些家长进行这样的深度访谈,包括研究这样的问题,都是一个让人充满压力和痛苦的过程。我可以告诉各位朋友,我们做这些工作时心情一点也不愉快。我们和这些家长进行深度访谈后,听了他们讲的故事,我们和他们一样感到无奈,感到痛苦。


我读了一位家长写给我们长达十页的来信,介绍她的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因为沉迷游戏可能影响毕业,最后跳楼自杀的事情。上海一个村委会的干部也专门来到我们中心,他无论如何都想跟我们见个面,一方面是表达对我们开展这些工作的支持,另外一方面也向我们倾诉他的无奈。他说‘大家都在批评家长,但是我该做的,我都努力去做了。我找过心理医生,我打过孩子,没收过手机,我做了各种我想到的、能做的工作,但是手机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太大了,我真的没有办法了’。所以,我们在听了这些家长的心声,看了这些信件以后,尽管我们也感觉到有压力,我们也感觉到心里不舒服,但我们还是要写这样的报告,还是要把这些家长的心声向社会传达出来。我认为,我们大家不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立法者也好,政策制定者也好,执法者也好,司法人员也好,企业的负责人也好,我们都应当来倾听一下这些家长的心声,不要等我们自己的孩子达到严重沉迷以后,我们再来关注这个问题。


最后我想说,其实我们自己也都有孩子。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不仅应该关心自家孩子的发展,也应该关心其他人家孩子的健康成长。互联网平台不能为了挣钱丧失了良知,要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多留下一些福报。这就是我们今天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情况提的一些建议。谢谢大家!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儿童

通过肖利娜

中国社会组织举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平行边会

  • 佟丽华律师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最新发展

  • 中国在儿童法律保护方面的发展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 会议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日报、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媒体对本次边会进行了报道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期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于7月15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与各国国内立法”的边会。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前主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荣誉教授Jaap E. Doek,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与慢病预防执行负责人印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杨敬之,肯尼亚儿童发展联盟律政官员Joy Katunge、保加利亚国家儿童网络法律援助组织的顾问Julia Radanova和协调员Dennitsa Marincheva等法律专业人士、高校学者和国际儿童保护关注者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介绍了中国在2020年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工作。佟丽华曾两次深入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他指出,去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各国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尽管面临着这样特殊的困难,中国仍然完成了对一部重要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此次修订在原来“四大保护”基础上增加为“六大保护”,即新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强调了政府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负有的特殊职责,规定了如何应对网络欺凌、网络成瘾、网络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等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给儿童权利带来的新问题。这次重大修订将更有效地落实公约对缔约国的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水平。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


佟丽华重点介绍了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五个主要方面,即:“六大保护”的框架结构;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机制;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家庭监护为基础、国家监护为兜底的监护制度;创新发展强制报告、信息查询和从业禁止等法律制度;强调社会组织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作用。佟丽华表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未来将与更多国家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合作,支持培养儿童保护法律人才,分享各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的经验,为更好落实《儿童权利公约》、为全球儿童保护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前主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荣誉教授Jaap Doek是儿童法领域的资深专家,曾任阿尔克马尔和海牙地区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Jaap Doek指出,因为《儿童权利公约》有四十多条相关规定,要将其全部转化为国内立法是一件工程巨大的事。因此,他建议各国像中国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那样,根据每个国家优先需要考虑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立法工作。同时,他认为将未成年人的权利纳入宪法是有效举措,并以非洲作为例讨论了其积极影响,包括能促进立法者将未成年人权利更完整地纳入考量,并使法院及其他决策者更好地实行相关法律。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前主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荣誉教授Jaap Doek


他认为,充分审查国内法律法规并确保其符合公约的要求是各国应遵守的义务。他着重强调了把《儿童权利公约》转换为国内立法的几个要点。其中一个要点是要使立法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意味着要使未成年人知晓立法的内容,承认未成年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服务等。同时,必须使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有适当的程序确保他们的权益,例如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或诉诸法院的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与慢病预防执行负责人印曦有着丰富的公共卫生政策倡导经验。她曾在无烟草青少年行动基金工作,领导制定和实施该组织在亚太地区的公共卫生政策倡导战略及相关项目。印曦表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许多突破。她以公共卫生领域的两个亮点——烟草控制和交通事故伤害的防范为例进行了讨论。具体来讲,《未成年人保护法》从两个方面试图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烟草危害: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和电子烟以及保护儿童免受由二手烟和电子烟使用产生气溶胶的影响。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把电子烟纳入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管制范围。由此,该法不仅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也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第五十九条);同样,禁止在儿童聚集的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也扩大到了禁止在这些场所使用电子烟。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与慢病预防

执行负责人印曦


在谈到道路安全及伤害预防时,印曦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要求打下了基础,该法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出台。道路交通伤害是导致未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配备儿童安全座椅,以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这项规定不仅提高了父母和监护人的意识,而且提高了全社会对道路安全的认识,强调了使用儿童约束装置(汽车安全座椅)来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杨敬之曾任北京基层法院法官,积累了大量处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一线经验。她在发言中指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彰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儿童人权的理念,是中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履行国际义务的体现。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将国家作为主语的立法表述,宣示了国家在儿童保护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杨敬之


在实施机制上,她指出,新法对新制度的规定需要国家机关在立法、行政、司法中的具体履行,国家应积极作为;此外,还应通过公益诉讼制度、法律监督制度,促进法律实施。总而言之,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了儿童权益保护的基础法律制度,是历史性的进步。如何在该法宣示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儿童人权”理念和奠定的基准法特征基础上,推进其实施,是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肯尼亚儿童发展联盟律政官员Joy Katunge的工作范围包含儿童权利倡导,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参与完善和审查相关立法和政策。她在儿童保护领域有着近十年的工作经验。她在发言中指出,较之往常,新冠疫情期间需要加大对于儿童保护的力度。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是值得称赞的举措,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关于儿童保护的法律规定应当是建立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四项原则基础上的,即:无歧视、儿童最大利益、尊重儿童生命、生存和发展权利、尊重儿童意见;统一这些法律规定将有助于使国内立法与公约保持协调一致。Joy Katunge表示,北京儿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工作和指导让她深受启发,要引导肯尼亚采取类似的措施,使肯尼亚涉及儿童的各种法律取得与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相似的成果。

肯尼亚儿童发展联盟律政官员Joy Katunge


Joy Katunge还指出,肯尼亚于1990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通过颁布《儿童法》(《肯尼亚法律》第586章)为其国内化铺平了道路。肯尼亚政府于2002年1月28日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并于2000年9月8日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肯尼亚虽尚未批准该议定书,但已经开始了这一进程。肯尼亚在执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通过制定和修订与儿童有关的各种法律,使之与公约规定的标准相一致,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仍在制定中的《2019儿童法案》。该法案确保肯尼亚《儿童法》既与2010年《肯尼亚宪法》相一致,又符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

保加利亚国家儿童网络法律援助组织的协调员Dennitsa Marincheva曾代表该组织就与《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相抵触的法律草案撰写陈述并提交给国家机构。Dennitsa Marincheva介绍了保加利亚少年司法系统和青少年拘留中心的改革。此外,她还解释了保加利亚的家庭暴力问题和《防止家庭暴力法》和《暴力侵害儿童法》中需要的改革及建议。她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参与儿童法立法工作的努力值得称赞,值得她所在的组织进行学习。Julia Radanova是国家儿童网络法律援助组织的顾问。在调解父母冲突方面,她提到,在过去5年中,保加利亚有许多立法倡议提出,在一些案件启动法庭程序时,必须先在父母之间进行强制性的调解和评估。她建议提高从事家庭调解的调解员的从业标准,并为从事家庭纠纷领域的调解员提供强制性的强化培训,从而保护儿童的最佳利益。

保加利亚国家儿童网络法律援助组织协调员Dennitsa Marincheva


保加利亚国家儿童网络法律援助顾问、执业律师Julia Radanova



关于我们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与研究的公益法律机构。2011年,该中心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并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外倡导儿童权利保护。该中心直接向数以千计的中国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同时开展大量实证研究,推动中国儿童保护的立法和政策改革。该中心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修订草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两次大修唯一两次负责起草最初专家建议稿以及全程深度参与的社会组织,是近年来中国儿童保护立法政策的主要参与者。2018年开始,该中心积极推进“全球儿童伙伴计划”,致力于搭建一个以发展中国家儿童保护类社会组织为主的国际儿童保护交流平台。目前,该中心正积极推动“国际儿童法人才培养项目”,在儿童保护领域的工作经验受到很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儿童

通过肖利娜

湖北律协未保专委员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选编》新书首发式举行

          2021年5月30日,湖北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举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选编》新书首发式。湖北省律协未保专委会主任、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市政协委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选编》主编李春生律师与参加新未保两法实施法治宣传周活动的60多位未成年人及家长、志愿律师共同出席首发式。

          李春生主任在致词时指出,为适应新时期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去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法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湖北省律协未保专委会为庆祝新未保两法实施,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等;同时组织编写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选编》一书,作为“六一”儿童节献给未成年人的一份特殊礼物。该书全文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选编了《宪法》《刑法》《民法典》《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等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也摘录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涉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释,选编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这是一本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的教科书,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和律师的资料工具书。

           首发式现场,该书的主编李春生、编委员成员薛新岳、黄平向在场的未成年人赠送了书籍,学生在现场排队索取李春生主任签名,李春生均在扉页写古体“灋种”,寓意在少年儿童中种下法律的种子,从小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法律保护下健康成长。首发式后,李春生主任与部分未成年人和家长围绕未成年人的保护、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利弊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会家长对省律协未保专委会和京师武汉未保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达感谢之意,认为通过让学生实际参与未成年人模拟法庭、法治辩论等活动,既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他们成长教育,更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通过肖利娜

湖北律协未保专委会联合京师武汉未保会举办新未保两法法治宣传暨法治辩论赛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法律的重点保护对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于2021年6月1日施行,为大力宣传两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1年5月30日,湖北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委员会举办法治宣传周,联合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开展举办“思辩法治,筑梦未来”新未保两法法治辩论赛活动。

          本次活动以法治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形式,让未成年人自我选择辩题、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在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签到,上午9点正式开始。本次活动同时同步在网络上直播,直播共有1.79万人次观看。现场有湖北律协未保专委会主任李春生和委员律师、学生和家长共6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法治辩论赛

          活动的第一阶段是辩论赛初赛,江岸区新村小学六年级陈瑞果、陈奕航等15名学生,武昌区三角路小学六年级甘文韬、郑欣宜等6名学生参加本次辩论赛。初赛第一组的辩题是“校外培训机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利弊”,第二组的辩题是“中学分快慢班的利弊”。辩论赛首先正反双方一辩立论,然后双方二辩对对方的陈词进行攻辩,再由双方三辩自由辩论,最后正反双方四辩总结陈词,每组辩论结束后,评委进行点评并打分,两组获胜的一组进入决赛。

          辩论赛决赛,辩题是“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利弊”,决赛赛制与初赛赛制一致。立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决赛自由辩论环节同学们辩论非常激烈,你来我往20多个回合,从不同角度提出论点论据,不时获得在场家长的掌声,按评委李春生的说法,同学们有辩护律师的雏形和潜力。辩论结束后,评委进行打分点评,胜出一组为本次法制辩论赛的最佳优胜组。本次辩论赛由湖北律协未保专委会主任李春生、京师(武汉)党总支书记张从治、京师武汉部门主任柳洪强、陈铭、雷锦涛担任评委。

          二、模拟法庭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开庭审理的是一桩以真实案例改编的未成人离奇抢劫案。基本案情是刚满 16岁的梅某,通过网络游戏认识女孩姚某,双方聊得非常投入,并约定在酒店见面,见面后梅某发现姚某并非女孩,认为自己被骗,为泄愤强迫姚某将微信零钱200元扫给自己,还随手将姚某的一部价值500元的手机带走离开。模拟法庭的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被告、辩护人等成员均由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自己扮演,他们表示通过此案整个过程,收获很多,思考多多,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模拟法庭结束后未成年人一起合影留念。

          活动最后,湖北律协未保专委会主任李春生为法治辩论赛的最佳优胜组颁发荣誉证书。本次“思辩法制,筑梦未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普法活动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