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研讨会招募|当“16岁门槛”遇上隐私与自由:未成年人如何安全地走进数字世界?







致诚研讨会


当“16岁门槛”遇上隐私与自由:

未成年人如何安全地走进数字世界?


2025 · SUMMER



数字法治

域外研究

未成年人保护









为何这场闭门讨论值得您参与?

一部“未成年人禁止注册社交媒体”的法律,为什么在澳大利亚同时引发掌声与质疑?
2024年11月28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网络安全法修正案》,要求科技平台必须采取措施,让全国16岁以下人群无法使用社交媒体,否则将面临最高495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28亿元)的巨额罚款。支持者认为:为未成年人设定最低注册年龄16岁,能把平台的“责任”真正抬到台前,倒逼平台落实“安全即设计”的义务(safety-by-design)。反对者却担心:年龄验证可能并不可靠,还可能带来新的隐私与数据安全风险;更难的是,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参与/表达自由之间,究竟怎么平衡?


这一呼吁和反思,不止澳大利亚。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即将在 2025年8月26日 16:00-17:30 举办的主题为“当“16岁门槛”遇上隐私与自由:未成年人如何安全地走进数字世界?”的在线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采取小规模、高质量的对话形式,在澳大利亚的“最严禁令”背景下,直面“门槛立法”的真实难题:年龄验证会不会误判/过度拦截?未成年人会否“挤”向更不安全的灰色地带(如绕过、VPN、第三方未监管应用)?平台如何在全球化合规与本地执行之间取得平衡?高额民事处罚如何真正促成“内生合规”?放在中国语境里,未成年人模式与实名制带来的可执行性优势,如何在不牺牲隐私与程序正义的前提下形成合规“组合拳”?


这将是一次难得的深度交流机会,期待对这一议题感兴趣的您踊跃报名参加,共谋良策!



Part 1

主讲人&主持人


主讲人

俞浩祺


▶︎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LLB

▶︎Asian Australian Lawyers Association, National Operation Officer

▶︎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实习生


主持人

罗仪涵


▶︎ 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学双学位、芝加哥大学法律硕士
▶︎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数字法治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

▶︎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


Part 2


研讨会核心议程



01

主讲人分享(一小时

主讲人浩祺将围绕研讨会主题展开主旨分享,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问题画像:有害内容暴露、在线诱拐与操控、亲子关系与中介弱化、隐私与数据足迹风险等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的高风险场景。

二、澳大利亚的制度设计:从“年龄受限社交媒体平台”到“儿童在线隐私规则”,描摹澳大利亚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治理拼图。

三、争议与批评:探讨年龄验证/估测的有效性、隐私与数据安全、跨境执行与问责、保护与参与等争议和冲突;

四、对我国的借鉴与反思:对比澳大利亚与我国的路径异同,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建议。

02

与会者讨论(半小时

由罗仪涵主持,与会者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展开开放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与观点。大家可畅所欲言,就数字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中的技术vs隐私、保护vs自由、中国可行性参考及路径等问题各抒己见。在线的研讨形式鼓励参与者提前在问卷中填写感兴趣的问题或在对话框中直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寻找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Part 3

活动信息


时间:2025年8月26日(周二)16:00-17:30

地点:线上腾讯会议

费用:公益全免


招募对象: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学/政策/教育/社科研究者与实务者

► 平台信任与安全(Trust & Safety)、合规与隐私团队

► 法律、教育、心理、互联网相关从业者


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先到先得!

8月26日中午12点截止审核,报名成功将由小助手拉微信群通知。




致诚闭门研讨会长期招募——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数字法治研究与服务中心,将持续围绕数字时代下的权利保护议题开展深度研讨。未来我们将不定期举办主题研讨会,重点涵盖数字法治、未成年人保护、劳动者保护、公益法律服务等方向。无论您是否参与本次会议,都欢迎提交报名申请加入我们的交流群组,或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活动信息。

我们期待法律实务工作者、科技企业代表、学术研究人员、公益组织成员,以及所有关心技术进步与权利保障的各界人士共同参与。

往期主题回顾:

►第一期|AI社交聊天机器人与青少年权益保护

►第二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护——美国零工经济下的劳动者标准测试演变



文案/编辑:罗仪涵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致诚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