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现状_家庭暴力专题

  由于传统社会文化、封建思想观念影响,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在我国比较普遍。2010年8月,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亲子交流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7成的家庭中,家长曾对孩子实施暴力。打孩子的原因中,孩子撒谎是最主要的原因,占了34.5%,其次是不服从家长命令(25.8%)或者待人接物失礼(22.5%)[1]。当然,因为孩子的学习而责打孩子的比例也不算低(17.8%)2009年,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在对独生子女父母教育下一代方式的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父母会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其中承认“经常打骂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有5.94%;承认“偶尔会打骂孩子,孩子气得你没办法”的高达48.51%[2]。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陈晶琦博士于2005年3月~4月对陕西、广东、浙江、湖北、黑龙江、北京等6个省市的3577名大中专学生就其16周岁前的虐待经历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5.2%报告童年期没有虐待经历;36.5%报告只有1项或2项不愉快或虐待经历, 22.6%的学生报告曾有3-4项虐待经历,11.3%报告有过 5-6项虐待经历,4.4%的学生报告在童年期曾有过7项或7项以上的虐待经历。这些虐待经历涉及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骚扰和性侵犯[3]。

  可见,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还是比较普遍的,父母对孩子施暴的原因也比较多,如孩子不听话、撒谎、顶撞父母、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要求、父母对其进行管教或惩罚,还有拿孩子撒气、用残害孩子的方式报复其他家庭成员、重男轻女等。分析这些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父母的“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传统意识和“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小孩子没有独立人格”等错误观念造成的。再由于家庭暴力缺少明确清晰地规定,很多家长对家庭暴力理解不准确,认为程度严重的伤害才是家庭暴力,自己是为了孩子好而施以的打骂管教不是家庭暴力,而合理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暴力行为。

 

 


 

  [1]人权网: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发布中国第一个亲子交流现状调查报告,http://www.humanrights.com.cn/human/2010-08/11/content_3654484.htm

  [2]2010年11月05日新华每日电讯13版,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0-11/05/c_13591703.htm

  [3] 2005年5月17日人民网,“陈晶琦:暴力侵害儿童状况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