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反对对儿童暴力项目”探索的本土经验_家庭暴力专题

   为履行国际义务,促进国际法的国内实施,我国除了通过修订相关法律制定新的政策来保护儿童免受家庭暴力伤害,还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对反对儿童暴力进行探索。

  在联合国专门开展针对儿童暴力研究的推动和倡导下,2005年由外交部牵头,在全国妇联的协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对广东、浙江、湖北、陕西、黑龙江和北京等六个省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2005年5月,召开了“反对儿童暴力国家级研讨会”,共同分享有关专家和研究机构的信息和调研成果,倾听各界对反对儿童暴力问题的意见,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干预建议。在国际社会的倡导和中国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进一步开展合作,于2006至2010年实施了“反对针对儿童暴力”的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探索反对针对儿童暴力的方法,选取广东、陕西、浙江三省作为试点地区创建预防干预模式,并推动相关政策与立法的完善与实施。

  项目的总目标是:从儿童权利的视角来增强政府、社区和家庭对于受到虐待和忽视的儿童的认识,加强他们在应对儿童暴力问题方面的责任和能力;从儿童自身来说,加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责任和能力;从法制、教育和服务层面探索有效的儿童保护措施。

  根据项目的总目标,三个项目省结合当地社区的特点,分别从家庭、社区、学校三个不同角度,探索建立预防和救助保护儿童的有效工作模式。广东项目重点是发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预防和干预模式,通过社工及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引导,帮助父母认识家庭中对儿童实施暴力的危害,传播非暴力的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努力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陕西项目重点是以社区为基础,努力探索应对儿童暴力的反应机制和跨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尝试建立受暴儿童的发现报告、救助服务和社区融合机制, 减少暴力伤害对儿童的影响,减少儿童暴力的发生。浙江项目重点是以学校为基础,发展应对儿童暴力的反应机制和资源,提升全社会从儿童权利的视角来关注儿童伤害与忽视问题,从法制、教育和服务层面探索建立有效的校园儿童保护机制。三个试点地区还针对儿童暴力的现状进行了基线调研,研究有效预防和打击儿童暴力问题的方法策略,开发、制定一系列有关预防与处理儿童暴力的培训手册、专业标准和服务指南。经过5年的实施,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可值得推广的经验,这些成果和实践经验为防治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立法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本土经验。

(一)建立了儿童暴力的有效预防机制

(二)在社区层面建立了应对儿童暴力的发现、报告的反应机制

(三)初步建立了跨部门、多专业合作的个案处理与救助服务机制

(四)开发预防与干预儿童暴力问题的专业化工具,增强专业化处理个案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社会工作方法在反对儿童暴力工作中的引入运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