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张锐)13岁的小虎和同龄孩子不同,当教室周围声音渐大,他便会陷入“发烧”状态,体温最高升至41℃,继而头昏、不舒服。然而,随着周围环境安静,小虎又会“自动”降温,恢复正常。到后来,老师的脚步声、上下课铃声,都会让小虎不由自主的“烧”起来,最长持续2周。
是什么原因让小虎“上学”就发烧?22日,记者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王瑞苗了解到,小虎经过两次心理辅导治疗后初步诊断其疑似患上噪音恐惧症,需要进行系统脱敏以及行为矫正治疗。
故事》》
Part1某次发烧受较大噪音影响 留下心理阴影
小虎的家在四川某个农村,爷爷是一名“土医生”。今年一次意外的发烧,让小虎全家都很着急。迷糊中,小虎只听到周围一直不断的吵闹,也不知不觉让这种吵闹深深刻在心上。
“按照孩子和家长与我们的交流,应该是他爷爷按照土方法给小虎退烧。当时环境很吵,爷爷嗓门也很大。最后,小虎虽然病好了,却埋下一个‘噪音炸弹’在心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王瑞苗向记者描述。
那以后,小虎有时候会意外的发生“体温升高”,出现普通人发烧的状况。但不同的是,小虎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头昏,并无其他不适症状。
这让家人们都很疑惑,小虎到底得了什么怪病?随后,小虎的母亲带着孩子来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服务部就诊,说起了小虎“上学发烧”的怪事。
Part2 老师脚步声、上下课铃声也恐惧 “上学”就发烧
今年8月以来,小虎的情况出现明显的变化。他对于声音的敏感程度提高,连正常上学、上课都无法正常完成。据心理咨询师王瑞苗介绍,2次心理辅导交流发现,小虎对于学校老师的脚步声、上下课铃声都已经产生较大恐惧,会成为发烧原因。
据小虎家人介绍,小虎在学校成绩算是不错,有时候为了完成课业,常常是忍受着头昏和38℃以上的高温一直到放学。“他家里说,十次在课堂上发烧,有五次都是忍到放学。”王瑞苗说道,由此看出小虎应该不是因为厌学而产生的发烧问题。
同时,为了缓解“发烧”的状况,小虎通常会在下课期间跑到走廊、楼梯角落等安静的地方进行“自我降温”。在小虎的“发烧”史中,他最高烧到41℃,最长发烧时间持续2周,但除了头昏,身体并未出现明显异常情况。
并且,家人逐渐意识到,小虎这样的发烧状况并不会因为药物出现明显好转,反而会因为小虎的情绪“逐渐降温”。
专家声音》》
疑似噪音恐惧症 上学与噪音形成发射导致发烧
经过两次的心理辅导交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张燕与王瑞苗初步诊断小虎疑似患上了噪音恐惧症。
心理咨询师王瑞苗告诉记者,从目前小虎的情况来看,小虎的“上学发烧”并不是简单的恐惧上学。首先,小虎在某一次发烧时因为噪音或者较大的声音,留下了心理阴影,导致小虎对某些声音产生恐惧。
由于小虎还是学生,需要长时间待在学校,因此对学校较大且常出现的声音产生类似的恐惧,导致小虎将学校、上学、学习等与噪音产生联想、形成反射,最终导致发烧。
目前,小虎及其家人除了需要保持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还需要进行系统脱敏、行为矫正等专业的治疗方法。“比如,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让他慢慢适应脚步声、老师的脚步声等,一步步,分等级的的克服对于声音的恐惧。”王瑞苗解释道。
http://sichuan.scol.com.cn/fffy/content/2014-09/22/content_9029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