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童小七(化名)为小伙伴的Ipad装了几个软件,用自己的智慧“豪赚”了1000元。但事后双方家长却为这1000元是否应该归还产生了分歧。近日,这样一则讨论帖在某大型育儿网站引起了家长的广泛关注。而在“该不该退钱”、“收费1000元是否算有理财观念”等问题上,众多家长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最终,收费儿童的妈妈退还了900元。
见习记者周胜洁
事件回放
两儿童成交:帮忙装软件支付1000元
8月初,网友“x0yy”发帖介绍说,12岁的小七是她朋友的儿子,今年小学刚毕业。7月份家境不错的小七去国外参加了夏令营,同营的还有个同样家境不错的小伙伴小A(化名)。小A在夏令营期间买了个Ipad,但苦于不会装软件,便求助于“苹果达人”小七,小七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给我1000元就帮你装!”
“x0yy”说,也不知道小A当时是“咬咬牙同意的”还是“根本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反正他俩是成交了。小七拿着靠自己智慧赚的1000元钱,开心之余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颇有孝心的他用1000元为父母各买了一块手表作为礼物带回了国。
家长大怒:怎么能收那么多,还钱!
回到上海后,开公司的小七爸爸听闻前因后果后,乐得合不拢嘴,直夸儿子:“基因好,有商业头脑。”
而另一边小A家里却闹翻了天,家长大发雷霆,还特意打电话给小七的妈妈进行谴责,“那1000元还给我们,好好教育你的儿子,帮忙装几个软件怎么能收那么多钱!”
“x0yy”说他们也咨询了教育方面的业内人士,业内人士表示“靠自己赚钱是好事,但1000元离市场价太远,建议退大部分钱。”最终,内心也觉得儿子收钱有点过的小七妈妈退给小A家长900元作为了结。
记者联系到发帖人“x0yy”时,她告诉记者:“这件事肯定是真的,是我朋友儿子的事情。”
家长争议
收费1000元是否应该退还?
对于这件事,发帖的网友“x0yy”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最后处理不对,“如果从市场价角度切入,市场经济讲的是供求关系,当时根本没有一个水平高的人肯以50元的‘市场价’来提供服务,你情我愿,1000元就是‘真正的市场价’呀,小七没有错。”
而在银行工作的张女士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表示,她会对小七的举动进行肯定,“孩子有这样交易的理财观念没有错,任何的劳动都需要得到相应的报酬。”不过,作为一个将读四年级女孩的家长,张女士同时又觉得小七收到的钱应该退回去,“毕竟这个价格开价太高,全部收下并不合理。”
张女士认为,这件事情后也必须对孩子进行后期教育,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将问题考虑全面,“虽然这是通过自己的知识赚钱,但是开价如何符合实际等都需要教育。”如果你是小A的家长,你会怎么做?对于这个问题,张女士表示“不会去要钱”,“这是教育孩子培养理财观念的好机会。”
另一位家长则觉得,小七家不应该退钱,“但是要教育孩子,以后可以谈好价钱,但是最后不收,让人知道自身工作的价值。”
帮朋友时收费算不算有理财观念
对于小七在这件事中的行为,有家长认为这说明孩子有理财观念。但也有不少家长认为收费1000元正是孩子没有理财观念的表现。
家住长宁的“十月爸妈”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孩子为什么一开口就是要1000元?那个孩子又为什么会答应?可见1000元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依然是模糊的,这点需要双方家长都重新教育。”
更有家长觉得这不仅是财商的问题,还有情商的培养,网友“della314”表示:“孩子还要补上中国人情世故这一课,家长需要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跟同学开这个口,启发他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专家说法
孩子间的互帮提倡以道德引领为先
上海市少儿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对记者表示,不应该将商业领域、市场化概念无限扩大化和泛化,“如果要说财商头脑,那是否还要签订合同、讨论细节呢?这是无止境的。”杨主任指出,孩子之间的帮助还是提倡以道德引领为先,“不能每样东西都计价,儿童之间不提倡商业化。在与同学、小伙伴的交往中,还是要以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为义务,赚钱的义务并不属于孩子。”杨主任最后主张“在孩子交往中还是保持纯洁为好。”
而针对有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财商”,杨主任表示培养这种市场化的观念需要在有限条件下进行,“在家庭等模拟环境下,或是学校等教育情境中可以进行理财教育。”他举例说:“就如在学校里,有些班级的同学将报纸、瓶子送到废品回收站卖掉充实班费,这也是一种理财行为。家长也可在家里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来换取报酬作为体会理财的途径。”
此外,孩子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买卖过程,“孩子在参与商业行为的过程中可以知道、了解和体会经济行为。”杨主任说道。
律师
10到18周岁孩子交易仍需家长认可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朱平晟律师表示,1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10周岁以下则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从这点上来说,两个小伙伴之间达成的口头协议也算有效。
但朱律师也指出,从常人看来,1000元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可能超出了他的世界认知”,这时需要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孩子的法定代理人便是他的父母,所以这个‘1000元的协议’还需要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否则行为无效。”所以对方家长有权要求退还钱财。
另外针对收费本身是否合理又涉及交易的公平性,“毕竟装几个软件收费1000元,这个价格值得商榷。”当得知最后小七父母退还900元给对方时,朱律师觉得十分合理,“孩子也付出了劳动力,应该得到报酬,而100元的报酬也算是合理范围内的。”
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2-08/14/content_7815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