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怀疑儿子东西被女同学偷拿 发朋友圈点名吐槽

通过肖利娜

家长怀疑儿子东西被女同学偷拿 发朋友圈点名吐槽

  本报讯(华商晨报记者 杨晓明)“妈妈,我的东西被班里小红(化名)偷了。”当儿子委屈地跟妈妈抱怨时,刘女士心里很生气。

  如果,您的孩子回家跟您说类似这样的委屈和遭遇时,您会怎么做?

  沈阳的刘女士选择了发朋友圈“曝光”,同时,她还点评批评了小红以及她家长的教育缺失。

  ■事件

  怀疑儿子东西被同学偷拿

  妈妈发朋友圈“泄愤”

  1月8日,刘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沈阳市铁西区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发现,每天给儿子带的吃的东西孩子都说没吃到,而且告诉她,书包里的东西总是莫名其妙的就没了。

  最开始,刘女士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孩子顽皮,或者没说实话。但架不住儿子经常跟她这样说,“我的东西又丢了”“铅笔又没了,橡皮也跑到别的小朋友那里了”……逐渐,刘女士才开始重视儿子的“告状”,“按理说孩子不会撒谎,时间长了总出现相同的情况,就产生了怀疑。”

  刘女士说,“前两天,我特意给孩子书包装了一块巧克力,并叮嘱孩子留意,看看到底是谁从书包里把东西拿走了。”刘女士还特意嘱咐儿子,可以在间操时间留意。

  当晚,儿子回家跟她说:“是班级里的小女孩拿了我的东西。”这让刘女士心生不快,为了一吐憋闷的心情,她将事情发了朋友圈,还将小女孩的名字点了出来。

  可没过多久,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刘女士发的这条朋友圈,老师表示,“这样对孩子不好,每个孩子的心灵成长都要保护”,并让刘女士立即将朋友圈删除,让其添加女孩家长的微信让两人私下协商解决。

  虽然刘女士将朋友圈内容删除了,但这事儿始终让她感觉愤愤不平。

  当刘女士把这件事告诉对方家长时,对方家长的态度是“不可能!我家条件很好,孩子啥也不缺,根本不会拿你家孩子的东西”。这一结果让刘女士感觉不能接受,但碍于面子,两个孩子毕竟是一个班级的,不好发作,只能忍气吞声。

  不少家长受伤于对方家长的“不合理干涉”

  小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可能是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刘女士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10位小学生家长,多数家长认为,刘女士发朋友圈不妥,更不应该把孩子的名字点出来。但也有家长认为,发朋友圈这事无可厚非,也是想让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关注。

  采访中,记者发现关于“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如何处理”这类的问题也让不少家长困惑,家长们也纠结这种关系的处理。

  家长徐女士就对一年前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的事还耿耿于怀。她说,当时女儿跟同班的小女孩发生了小矛盾,当天晚上那个女孩子将事情跟自己的家长讲述后,对方家长直接将这个问题告到了班主任那里。班主任老师第二天就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

  “这会让一个小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徐女士说,“如果对方家长可以直接跟我沟通,我们共同研究孩子之间的解决办法,也不至于将事态升级,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经常觉得这事不公平。”

  家长李女士也表示自己有过同样的遭遇。她说,自己的儿子确实很调皮,也许是跟班级里其他小朋友有小矛盾,但一位家长却直接跟老师反映,“要我的孩子离开这个班级。”李女士说,当班主任将这个事情转达给她时,她非常气愤,“这对自尊是一种伤害。”

  ■问卷调查

  多数认为不该干涉孩子矛盾 但做到又很难

  现在大多家庭对孩子都当作宝贝一样宠着,看到孩子受欺负就无法淡定,继而做出各种过激的事情。

  还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要还回来的”。家长这种针锋相对、毫不忍让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孩子。

  那么,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是否要干涉呢?

  10位家长中,6位家长表示,知道不需干涉,但是总会不由自主地替孩子做主;2位家长表示,需要干涉,因为孩子太小,需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依靠;2位家长表示,这个还需要看情况而定,如果小吵小闹就不必干涉,视吵架程度大人判断要不要出手。

  家长邢女士说,在孩子吵架时如果父母经常出面替孩子解决矛盾,孩子只会越来越退缩、躲避。“要给孩子讲道理,当我的儿子跟别的小朋友打架时,我会告诉他‘我们不可以欺负别人,但是别人欺负我们时,要保护自己。你可以尽量躲开,也可以与人理论,告诉老师,甚至还手抵抗。否则,你会受伤,会痛,妈妈也会难过’!”

  家长徐女士认同不干涉的观点,她说,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练,使他们的社会要求可以得到满足,有助于他们成长为善于自我克制、理解他人情感、富于同情心的人。

  家长常女士说:“有的时候会遇到两个孩子争吵,而另一方大人会出面解决的情况,这个时候不得不干涉,大人之间的较量孩子也会模仿,所以,大人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良好的沟通处理,也会给孩子一个榜样的力量。”

  ■专家分析

  孩子之间的矛盾 家长不要过多干涉

  专家认为,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家长不要过多干涉,但是要积极引导,通过发生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学会如何处理,让孩子知道好与坏,对与错。

  “孩子在争吵中掌握了集体生活方式。”国家十三五重点课题《家庭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员、沈阳七田阳光国际全脑教育校长张桂苓说,孩子之间产生的小矛盾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

  针对朋友圈“泄愤”事件,张桂苓有几个观点分析。

  她说,首先班主任要求家长删除朋友圈是正确的,因为无论孩子什么错误,首先都要保护孩子,避免孩子二次被伤害。另外,家长与家长之间应该学会包容,孩子出现问题首先应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这事是真的,丢东西孩子的家长应该借这个机会教会孩子,什么是包容,教孩子理解这个行为是否是他的同学需要帮助,借此机会教孩子为人处事,帮助可以帮助的人。

  张桂苓分析,从私自拿别人东西的孩子行为上来看,家长也不应该逃避,要分析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一般孩子(5岁~8岁)都不是有意识的、理性的去拿东西,和成人认知偷拿的概念是不同的,而是感觉好玩或者好奇,孩子背后潜意识的行为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家长平时忽略孩子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父母恶意的惩罚及夫妻关系不和,教育观点不一致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应与孩子静心详谈,不要责备,要感受孩子的想法,家长能满足尽量满足。了解孩子的想法后,让孩子去感受对方的孩子丢了东西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及严重时会有什么样结果。可以借助故事来教育。

  张桂苓说,孩子的行为应该引起的是父母的自我反省,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都在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宽容无私,乐于助人,都会影响到孩子习惯、个性的形成。父母多关注孩子,接纳孩子,了解孩子,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要恶意惩罚孩子。

  ■提醒

  微信发帖亦受法律制约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判长乔延彬介绍,微信作为自媒体的一种载体,具有即写即发的快捷和便利。

  某个人只要在微信里发一句话或一张图,其圈子内的朋友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是互联网可触及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的微信朋友圈我做主,我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别人管不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毕竟你的圈子内不只是你自己。

  乔延彬说,微信虽是自媒体的一种,但它毕竟不是个人的独立王国,它的话语权同样受到我国法律的制约。利用微信散布不法言论、攻击诽谤他人、败坏他人声誉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发布谣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还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无情亦有情,对违法的行为施以相应的制裁或从民事法律上判决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正是保护更多的人不在微信上受到伤害,并鼓励合法的言论在微信上传播。

  据《人民法院报》

  http://e.hsxiang.com/html/2018-01/09/content_550367.htm

关于作者

肖利娜 administrator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