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莉莉
长春3.04杀婴案件的发生,再一次把中国民众带入伤痛,北国寒夜里,点点烛光映照流泪的脸庞,只是无人感觉温暖。
时光如此漫长,早已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烛光被一次次点亮,我们却好像从来只拥有悲凉。
孩子,你在天堂还好吗?全世界善良的人都在为你祈祷!我们坚信,你在那里会很快乐!到处鲜花盛开,春风和熙,你还太小,不会记得人世间任何不快乐的事,这是我们唯一的欣慰。
一次又一次,我们送别幼小的孩子,去往天国的怀抱,回到祖先的身边,然后真心希望他们永不再来!
在这个世界,儿童永远都是弱者,在中国,我们更加明白这个定义,因为现实的残酷,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和一切能承受的底线。
在中国,灾难可谓形形色色,食有毒、车能翻、房能塌、水淹火烫、不管是过失还是故意,每次,孩子们总是难以幸免,有人说:神州到处“鬼门关”!
是父亲的肩膀不够坚强?是母亲的眼泪不够多?还是孩子不够乖巧懂事?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够目睹人间惨剧连番上演?为什么到处都是挽回不了的命运挫折?
媒体报道已经够多了!社会关注已经够多了!重视指示已经够多了!政策和部门已经够多了!意义和道理也说得够多了!
有人说,我们保护儿童的法律亟需加强完善,我们说这很对,只要能真正保护孩子,再多法律也不嫌多。
有人说我们应该提高全社会保护儿童的意识,我们说这很对,我们确实需要补课,因为很多知识我们还不懂。
有人说应该加强政府投入和机制建设,我们说这很对,相比热火的房地产和高铁,我们给孩子的安全投入还不够个零头。
有人说必须要对杀害孩子的罪犯处以极刑,还要追究父母的法律责任,以儆效尤,我们说这些都很对,都应该。
但仅仅是这些吗?
行动在哪里!实际效果在哪里?儿童安全在哪里?
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立法程序的耗时与繁琐?没个七年八年不会有结果,如果再涉及部门协调联动和财政资金投入,很自然就成了一场“超级足球联赛”,永远在传球,总是不射门!那时谁还有耐心当观众?!
人为侵害、意外伤害、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高危有毒环境和产品、重大疾病,还有触目可见的监护不当,对孩子的忽视以及疏于防范,国际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忽视也是一种虐待,危机、风险、隐患,凡此种种,如何应对?如何化解?如何消除?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做到千方百计!
千头万绪,最重要的还是从何做起?
总是想起天使妈妈做大病患儿救助的艰难之处,面对带着重病的孩子来求助的父母,总是无法拒绝,因为大家总是在想,离开这里,孩子也许永远找不到可以帮助他的人,世间茫茫,求助无门,这也许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次见到他(她)!
所以我们说:世间万事,根源在人!
不必讳言当下社会道德的空前沦丧,也不必掩饰人际关系的高度紧张与缺乏互信,更不必为冷漠与自私寻找借口,我们坚信良知尚存,坚信现状可以改变,坚信所有人皆同此想!
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厘清各方应负的责任!
儿童安全,父母是第一责任人,作为保护孩子的第一道长城,多做一些,多想一些、多准备一些,同时少一点大意、少一点疏失,就可以屏蔽掉绝大部分危险和侵害。
儿童安全,政府是直接责任方,作为孩子成长环境与秩序的维护者,长处着眼,近处入手,重体系,重机制,不忽视个体,不推诿责任,不拖延行事,不吝啬投入,同时督促、支持儿童父母与相关各方严格履行责任义务,如此则实效可期。
儿童安全,社会是整体责任方,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与孩子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无关法律,无关道德,人人即有责,为人即为己,所思所行,应处处虑及儿童权益,以儿童为纽带,推动建立社会大契约,互信、互爱、互助。
中国现行之弊,往往惯于强调集体领导、集体负责,其实最后往往无人负责,利益人人争,风险人人避,无论大事小事,也不管事情多复杂,只以最简单方式处置,没事谁都能管,有事谁都不管,以此行事,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真正解决儿童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责任到人,否则纯属忽悠。
而践行责任,首先在于行动!
推动立法、协调政府部门、普及儿童权益保护理念知识,虽属必行之举,却仍缓不济急,因为孩子不能等,也等不起。相比之下,社会组织行动具有启动迅速、模式灵活、公众参与性强的独特优势,可作先锋。
做中国儿童权益的守护者,是天使妈妈团队一贯秉持的宗旨,我们认为:儿童安全,关乎生存,凡有心者,皆应尽心,有力者,皆应尽力,有职者,更应尽职尽责,努力不懈!
在此提出我们的解决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
儿童安全是民间组织必须要发挥更多作用的领域,在借鉴以往公益项目运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可尝试实行个人责任制,动员社会人士,尤其是儿童家长广泛参与,组成儿童安全促进委员会,推行儿童安全公共监护人制度,推举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较高能力素质的人士担任儿童安全监护官,切实负起一城一地一社区的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在大家的支持下,全权负责社会行动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管理,承担具体责任,向捐赠者与公众汇报工作,并接受其质询监督。
这个监护官可以先由民间公益组织人士或志愿者担任,待将来条件成熟时也可纳入公务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责权利相适应,奖勤罚懒,戒绝不作为!
为了孩子,我们其实有很多事可以马上着手,例如:基于公众层面的失踪儿童即时反应机制、以儿童父母为主组成社区和学校应急救援队、儿童健康与安全互助基金,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等等。
我们将就上述意向展开前期筹备工作,同时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事态的发展,并尽力为大家提供支持协助。
(作者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项目总监、天使妈妈基金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