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关注孩子成长 文化教育与体育锻炼两

  作者:杨叶超 选稿:杨洋

  上海音乐广播主持人丁丁不久前刚从贫困地区支教回来,他问:

  【我们去贫困地区的小学校看过,那里的条件差到难以置信,孩子们都是在我们想象不到的环境里上课,老师资源稀缺。反过来讲,也很能理解为什么现在发达地区随迁子女入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其实从上海来讲,虽然义务教育总体水平很高,但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差距依然不小。为什么国家不能拿出政策,让义务教育能够保持一个基本的水平,让孩子们不管出生在哪里,都能方便的接受到平均水平的教育呢?】

  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在两会上提出了《建议制定全国义务教育最低标准》的提案。他的回答是:

  【我们要办成全部的大学都是一流,不现实,但是我们下决心要把我们全国的小学办成世界一流,完全做得到。那么有的人说,贫困地区怎么办?那贫困地区公务员招得到吗?有没有说哪个贫困地区公务员都招不到?为什么教师招不到呢?待遇不够啊。政府给他高的待遇,给他高的社会地位,这都可以。你看看,我们现在政府的总的财政有多少,就是我们4%里面,如果拿比较多的来解决,花在基础教育上,我想也就差不多了。这就看你国家是什么政策。如果政府下了决心,我想,第一,它能够得到全民的支持,第二,我想我们国家能够把人送到太空,我们经济总量已经到了世界第二了,这是绝对可以做到的事。如果说做不到,那么套一句老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不管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义务教育均衡化已经说了很多年。“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教育从娃娃抓起”,在落实中却依旧步履维艰。经过十几年的呼吁和努力,去年全国教育投入终于完成了占GDP总量4%的目标,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有限的资金到底花在哪里,彰显出的是政府决策的重心。真心希望“孩子背着课桌上学”这样的新闻不再出现。

  【微博刷新音】

  “两会声音微博”,下一位提问的是电台体育节目主持人雅东

  【现在学生体质差,体育课不能真正的上体育课而是更多的上补习班等等,体育课的质量也不够高,说开运动会晕倒,还有猝死的事件。这是一段时间累积到现在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学校在体育课的设置,体育课的教导过程中是不是做到更加的科学合理?】

  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篮球明星姚明在两会上说的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

  【体育它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体育应该更多的和教育合作,孩子们现在身体素质下降,长跑也不敢跑了,剧烈活动也不敢做了,这个已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了。很多时候我们学校专注于学习,体育专注于拿成绩,这里边两个是平行线,我一直坚信体育它的初级阶段是锻炼体魄,高级阶段是锻炼人的精神,这个和教育是完全契合的。所以,在体育和教育这两个方面,应该很好的结合。】

  我们校园里的“豆芽菜”、“小胖墩”越来越多,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很多学校甚至不敢再开设长跑等剧烈运动的比赛。再看看其他体育强国,NBA的球员绝大多数来自大学球队,欧美很多高水平运动员也都是大学生,日本的校园体育更是发展到极高的水平。是时候摆脱体育只是拿金牌的思维了,让孩子们在校园体育中锻炼身体,锻造精神。对学习和体育将是双赢的局面。

  http://sh.eastday.com/m/20130310/u1a7246105.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