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小雪因为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拘留,而她伤害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妈妈,这让所有人感到震惊。而当小雪说起自己杀母的原因时,她是这样说的:“我已经在家待了两天,这两天里,妈妈和我寸步不离,不让我与任何同学朋友联系,无论我干什么妈妈都不同意,我想出门,她更不同意,我心里很烦,杀了她我就可以出门了。”
事发当天下午5点多,小雪在妈妈喝的汤里下了安眠药,但妈妈感觉味道不对,把汤倒掉了。妈妈觉察到到一些不对,问小雪怎么回事,她说不知道。到了晚上11点左右,小雪见妈妈躺在床上,就拿了刀去砍妈妈的头部,妈妈受伤后拼尽全力摁住小雪,并劝说小雪扔掉了刀。随后邻居听到动静后报案,警察赶来时小雪躺在床上,随后小雪被拘留,妈妈的伤被鉴定为轻伤。
案发后,小雪的妈妈找到律师,讲起了这起杀母案背后的故事。小雪4岁时父母离婚,她跟随母亲从安徽来到北京,并失去了和父亲的联系。小雪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小学时成绩不错,还被评为过三好学生。上了初中后,由于和母亲、老师缺乏沟通,小雪觉得别人都不理解自己,性格变得内向,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不久后,小雪的学习成绩下降,开始逃课,不愿上学,喜欢在外面跑。上初三时,由于精神状态太差,老师建议休学,从此以后小雪就没有再去学校。
妈妈看见小雪这样,带她四处求医,被诊断为抑郁症,虽然经过治疗,但并不见好转。她开始频繁外出,撒谎欺骗,只要母亲一阻止,她就用自杀、跳楼等方式来威胁,还曾在手腕上用刀划了好几道,甚至有一次还喝下了洗衣液,幸亏被妈妈及时发现后抢救。妈妈没有办法管小雪,只好整天把她关在家里,导致小雪的抵触情绪更大。小雪觉得妈妈管的太严,想离开家寻找所谓的“自由”,于是朝妈妈举起了手中的刀。小雪被捕后,妈妈也心痛不已,一方面是为在看守所中的孩子担心,另一方面也在反思自己在对待小雪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律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打算用亲情来感化小雪。当小雪听到受伤的母亲为了让自己得到法律帮助而不顾自身伤痛东奔西走、焦虑憔悴时,小雪慢慢开始啜泣。她认识到只有母亲才是最疼爱自己的人,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母亲的伤害。她说出去后想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照顾妈妈。由于案发时小雪刚满14周岁,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了解到其患有精神疾病,于是联系警察为小雪做精神疾病鉴定。
一周后,鉴定结果出来了,小雪被鉴定为患有“精神分裂障碍”,实施伤害妈妈的行为时属于限制行为能力。在此基础上,律师进一步向警察提出小雪具有监护帮教条件,母亲已经原谅了小雪。根据这些因素,律师帮助小雪申请了取保候审。经过努力,小雪终于被取保成功,离开了看守所。
离开看守所重新见到妈妈,小雪和妈妈都兴奋不已,也都开始懂得了彼此珍惜。虽然律师知道小雪的疾病治疗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希望温暖的亲情能够帮助母女共同克服前方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同时也告诫广大的单身父母,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健康、积极的身心成长环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韩晶晶
(已转载至法制文萃报)